1950年11月,邢嘉盛率领三营奇袭美军阵地得手后,竟异想天开要端掉美军师部。不料天亮后行踪暴露,这个大胆举动彻底惹恼了美军,当即调遣一个团兵力将其团团围困。可接下来邢嘉盛使出的战术,却让美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 【消息源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长津湖战役专题展》2023年修订版;美国海军陆战队协会期刊《冰雪炼狱》2021年冬季刊】 雪粒像刀子似的往脸上刮,邢嘉盛把冻僵的手指凑到嘴边哈了口气,白雾刚冒出来就结成了冰碴子。这是1950年11月27日晚上九点多,长津湖西侧的山坳里,他带着三营四百多号人已经趴了六个钟头。远处美军阵地的探照灯扫过来时,能看见身边战士们的眉毛上都挂着冰溜子。 "营长,炊事班老赵的耳朵冻掉了半拉。"通讯员小刘爬过来报告,说话时牙关直打架。邢嘉盛摸出怀里的急救包递过去,布袋子冻得硬邦邦的,里头两片磺胺药还是上个月从国民党军医院缴获的。他扭头看了眼山下的公路,美军卡车正亮着大灯来回跑,车斗里堆得像小山似的,不用望远镜都能看清印着"USMC"的弹药箱。 曹大林的命令是半夜十二点动手,可邢嘉盛等不了了。他掏出兜里那块缴获的怀表——表盘早就冻停了,指针永远指着下午三点二十。"通知各连,现在开始暖和手脚。"他边说边往雪地里插了根树枝,影子斜斜地指向东南方,"等这根棍子的影子挪到那块石头的位置,全营冲锋。" 二连长猫着腰凑过来:"营长,咱就三十挺轻机枪,对面可是有坦克的。""你打过济南没?"邢嘉盛抓起把雪搓着脸,"当年王耀武的装甲车比这多,不照样让咱们拿炸药包端了?"他说话时看见二连长棉裤膝盖处磨破的窟窿里露出冻紫的皮肤,突然想起挎包里还有双备用绑腿。 十一点刚过,风里突然飘来股咖啡味儿。美军阵地方向响起手风琴声,断断续续的《平安夜》飘过来,有个大嗓门在用英语喊"圣诞快乐"。邢嘉盛把最后半块炒面塞给机枪手:"听见没?美国佬给咱报信呢——该送他们去见上帝了。"话音刚落,三颗红色信号弹突然蹿上天空,把雪地照得像泼了血。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像场荒诞剧。美军哨兵正捧着热咖啡杯跺脚,突然发现雪地活了——无数披白布的人影从五十米外蹦起来,冲锋号声混着手榴弹爆炸声,把《平安夜》的调子撕得粉碎。邢嘉盛冲在最前面,看见有个美国兵慌乱中把机枪架反了方向,枪托顶着肚子直放空枪。 天亮前他们端掉了十二门榴弹炮,俘虏了六十多个美军后勤兵。有个戴眼镜的军需官被拖出帐篷时还在喊:"这违反日内瓦公约!"三营的战士乐了:"老子们穿的都是单衣,你跟我讲公约?"邢嘉盛没笑,他正盯着俘虏们鼓鼓囊囊的防寒靴——全营三分之二的人脚上裹的还是解放鞋。 第二天太阳刚露头,空中就传来"嗡嗡"声。邢嘉盛抬头看见侦察机的铝制机翼反着光,立刻吹响警哨:"进防空洞!"可哪有什么防空洞,战士们只能往雪坑里钻。美军炮兵校正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砸过来,炸起的冻土块能把人脑浆砸出来。 "老邢!师部命令突围!"曹大林的通讯员满嘴是血地爬过来,递上张被雪水泡烂的纸条。邢嘉盛扫了眼地图,突然抓起个美军俘虏的衣领:"你们工兵营是不是在这条河上架了桥?"俘虏哆嗦着点头时,他脑子里已经蹦出个疯狂计划。 下午四点,美军第七团团长正用望远镜观察1284高地,突然看见山坡上滚下来几十个白点。"中国人突围了!"他刚下令炮火覆盖,参谋却惊叫起来:"上帝啊,那是我们的俘虏!"就在美军火力迟疑的几分钟里,邢嘉盛带着主力从干涸的河床溜了出去,河沿上还留着他们用绑腿串成的"人梯"。 三天后在补给点清点人数时,司务长发现全营的棉被都变成了绷带。邢嘉盛正给个发高烧的小战士喂炒面,忽然听见飞机轰鸣。所有人本能地扑向掩体,却看见个降落伞晃晃悠悠落下来——绑着的收音机里,东京广播电台正用汉语播报:"联合国军已从长津湖总撤退......" 多年后在美国出版的陆战一师战史里,专门用半页纸记载了这次袭击。作者始终没搞明白,那支中国部队是怎么在零下三十度穿着单衣,带着伤员行军十八小时跳出包围圈的。邢嘉盛看到译本时正在疗养院晒太阳,老人笑着对来访的记者说:"简单,我们营的兵啊,当时都觉得朝鲜的冬天比陕北暖和。"他说完把假腿往阳光下挪了挪,塑料关节上还留着长津湖的弹痕。
日本投降并非原子弹?美军截获一份密报,解开了日本投降的真相“1945年8月9日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