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吕后亲妹妹吕媭,被陈平用竹板活活打死。弥留之际,吕媭怒斥:我早该劝姐姐斩草除根!话音刚落,陈平下令,吕氏全族一个不留!其中包括功臣樊哙的儿子樊伉!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吕媭出生在单父,家里其实算不上什么豪门世家,就是普通农户,日子紧巴巴过,但这一家人都挺能吃苦。她父亲吕公,既会看相,也有点胆识。在刘邦还穷得叮当响、只混个亭长时,吕公一眼看中他有贵气,不顾村里人嘲笑,把自家二女儿吕雉嫁了过去。村头巷尾都摇头,说吕家这亲事,指不定把姑娘往火坑里推。可老头子认准了,拧得很。 吕媭排行老三,从小跟姐姐一样,擅长操持家务,能吃苦耐劳。那时候沛县流行一句话,“吕家丫头顶半天”。虽然是草根出身,但她脑子灵,家里出什么事,总是她帮着张罗。日子苦点,心气却不低。后来,吕媭被许配给樊哙,说起樊哙,当初就是杀猪卖肉的汉子,力气大,人实在,也算苦出身。婚后两口子感情不错,樊哙跟着刘邦打天下,吕媭也在家里撑着一大家子。 谁都没想到,刘邦后来真成了汉高祖,吕雉直接当上皇后,吕媭跟着水涨船高,家里的亲戚一个个都封了爵位,风光起来。可风光背后,吕家的日子其实比以前更累。那些年,宫廷权力斗争,风吹草动都牵动人心,吕媭虽是侯夫人,心里反倒没多少安稳。 刘邦去世后,吕雉变成太后,吕氏家族地位一路上升。那会儿的朝堂上,谁都知道“非刘不王”的老规矩,可吕后偏要把自己人一个个封王,吕家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吕媭也被封了“临光侯”,家里人也得势,权力说有就有。 但就在这些风光的背后,危机其实已经悄悄埋下。吕媭这个人,性子直,办事不拖泥带水,有点仗着自己家势说话硬气。朝中那些老臣子,尤其像陈平、周勃这样的,表面恭敬,心里却一直提防着吕家。官场就是这样,大家谁都明白,权力越集中,危险也越大。 吕后在位期间,吕家做得有点太过火。大臣们都说,吕家人横行霸道。吕雉病重那年,吕家人还不死心,天天叮嘱后辈要守住兵权。吕禄、吕产这些年轻一辈到底不行,碰上陈平、周勃这些老狐狸,没几个能撑住阵脚的。 高后八年,吕后去世,这一切突然变天。陈平和周勃见时机成熟,联合各路人马发起行动,目标直指吕氏家族。这场政变速度很快,长安城一下子变得风声鹤唳。陈平和周勃先是通过郦寄骗走吕禄的兵权,接着周勃控制北军,刘章趁机带兵入宫诛杀吕产。吕家的靠山一夜之间倒塌,剩下的人全都无处可逃。 这场清算没有留情面,吕家的男男女女,包括还未成年的孩子,几乎被一网打尽。吕媭和樊哙的儿子樊伉也被处死。吕媭在最后的时刻,被陈平下令用竹板抽打致死。她临死前,咬着牙骂道:“早该劝姐姐把你们这些人全除了!”可话音未落,吕家的血脉已经断绝。 这场血雨腥风,在历史书上只留了短短几句记载,但长安街头巷尾传了很久。人们背后都说,吕家真是“风头太过”,惹来杀身之祸。吕家的兴衰,其实就是一部权力游戏的缩影。 吕家之乱,让无数功臣和刘氏宗室都亲眼见识了权力的冷酷。陈平这个人,历史上名声极大,但真正熟悉官场门道的都知道,他最拿手的是见风使舵、看人下菜。他曾在刘邦晚年,奉命抓捕樊哙,但最后反而把樊哙救了,送到吕后面前邀功。当时樊哙和吕媭夫妻感情深,吕媭把夫君受的苦全算在陈平头上,两人结下梁子。 后来的几年,陈平和吕媭明争暗斗,朝堂上你来我往。陈平表面不争不抢,心里却早有盘算。吕家人横行时,陈平忍气吞声,常常装出无心权力的样子,其实是想等机会。等到吕后撒手人寰,他才联手周勃发难,把吕家一锅端掉。 吕媭被捕时,已经没了当年侯夫人的风光。她被拉到市口,当众施以笞刑,竹板打下去,血溅一地。围观的人群里,有人忍不住回头,叹息一句:“风光几十年,还是躲不过天命。”她最后一口气骂的那句,没能救回吕家的命。 吕家的男丁被斩,女眷也没一个留下。樊伉,就是樊哙的儿子,原本想着能继承父辈的爵位,最终也死在这场大清洗中。朝中的许多功臣,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心里明白,今天是吕家,明天也许就轮到自己。 汉初的这场宫廷清算,让许多人明白了一件事:高位不是靠老祖宗的脸面能守住,真正的权力,是拳头和脑子都得硬。吕氏家族从普通百姓翻身到王侯显贵,不过几十年,最后却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公元前180年,吕后亲妹妹吕媭,被陈平用竹板活活打死。弥留之际,吕媭怒斥:我早该
聆听花开
2025-07-18 13:38: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