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功勋老兵晚年遭到儿媳嫌弃,被赶出家门,无奈住进机井房里,2020年,英雄的身份曝光,国家直接送来30万补贴,谁料,老兵当着儿媳的面,把钱分给了他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一个偏远村落的破旧机井房里,住着一个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老人,他叫孙顺明,乡亲们见了他,总会叹口气。 谁也想不到,这个佝偻着身子、靠邻里接济过活的老人,有一天竟会引来好几辆小轿车,车上下来的人,都是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大人屋,他们穿过杂草,径直朝着这间陋室走来。 孙顺明的人生,确实坎坷。他自小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份恩情,他记了一辈子。 1957年,刚满十五岁的孙顺明,怀着一腔热血报了名参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从一个瘦弱少年,被锤炼成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五年后,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孙顺明随部队开赴喜马拉雅山前线,在一次战斗中,印军发起猛烈冲锋,一颗流弹贯穿了他的大腿。 剧痛之下,他没有后退半步,而是咬着牙,拖着伤腿扛起机枪,硬是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这一战,他打出了威风,也为自己赢得了一枚“一等功”奖章。 伤愈后,孙顺明又接到一项绝密任务,被派往西南深山,参与“816地下核工程”的建设,这是一个被誉为“世界最大人工洞体”的工程,所有参与者都必须隐姓埋名,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从此,孙顺明和他的战友们便消失在了大山里,他们没日没夜地挖山掘洞,渴了喝山泉,饿了啃干粮,高强度的劳作和恶劣的环境,让许多人都落下了一身病根,孙顺明也不例外。 工程停建后,他终于退役还乡,凭着一等功的荣誉,他本可以向组织申请优待,过上安稳日子。 可他没有,他把那枚金灿灿的奖章和所有证明文件压在了箱底,像个普通农民一样,默默回到了生养他的土地。 他踏实肯干,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儿子,本以为好日子要来了,谁知妻子却因病早早离世。 之后孙顺明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才彻底安心,然而两个儿子成家后,竟都嫌弃他这个老父亲是累赘,大儿媳以家里没房间住为由,把父亲赶到二儿子家中。 孙顺明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大儿子,心里全明白,他什么也没说,默默收拾好几件破衣裳,搬了出去。 他没去找二儿子,不想再看一次一样的脸色,索性住进了村里废弃的机井房,而他辛苦一辈子盖起来的房子,就这样被儿子儿媳占了。 要不是村里人看他可怜,时常送些吃穿,他可能真就悄无声息地死在这间破屋里了。 转机出现在2020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排查核实老兵信息,落实优抚政策,经过层层查找,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孙顺明的档案。 很快,几位省里的大领导亲自赶来,车子直接开到了机井房外,看到这阵仗,村里人炸开了锅。 当孙顺明被儿子搀扶着走出那间破屋时,为首的领导立刻上前,立正站好,对着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被亲生儿子嫌弃的老人,竟然是上过战场、立过一等功的大英雄! 更震惊的是,政府根据政策,一次性为孙顺明补发了三十万元的补助,这笔钱,对这个小山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消息传开,孙顺明的两个儿媳妇再也坐不住了。 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家都开始争起来,面对儿女们的丑态,孙顺明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决定。 他只留下了极小一部分作为养老,把剩下的钱全都交到了村长手里,诚恳地表示村里人这么多年对他的照顾,他选择把钱给村里补贴 话音落下,周围的邻里乡亲无不肃然起敬,而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则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灰溜溜地走了,脸上写满了懊悔与难堪。 后来,在政府的安排下,孙顺明得到了他早就应得的照顾和尊严,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奉献,也用最后的选择,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高尚而有力的句号。 他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被时代尘封的普通人,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河北一功勋老兵晚年遭到儿媳嫌弃,被赶出家门,无奈住进机井房里,2020年,英雄的
月下影婆娑
2025-07-18 13:57:3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