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四川绵阳一农民正在挖地基,突然,他发现挖出的黑泥里,有东西闪着光,扒开一看,竟是一对金戒指,上面写着“大顺赤金”! 刘长福是绵阳三台村的普通农民,四十多岁,脸晒得黝黑,手上满是老茧。1984年的绵阳,农村还靠种地过日子,水稻、红薯是主业,农闲时村民们常去工地打零工,赚点外快。刘长福家住在一座泥墙瓦房里,屋顶青瓦有些破旧,门前一棵老槐树,树下晒着辣椒和玉米棒子。院子后头养了几只鸡,三头猪,咕咕叫着啄食。他和妻子秀兰带着三个孩子,俩儿子读中学,小女儿刚会走路,家里日子紧巴巴,但总能凑合着过。秀兰手巧,帮村里人缝补衣裳,换点零花钱。刘长福干活从不偷懒,村里人说他老实,干农活利索,扛着锄头下地,汗水滴在土里,动作稳当。他不爱多说话,工地上常一个人闷头铲土,土堆得整整齐齐。秀兰比他谨慎,凡事爱掂量,怕他在外惹麻烦,嘴上常念叨让他老实点。刘长福笑笑,拍掉身上灰,回家端碗吃饭。夫妻俩虽偶尔拌嘴,但日子过得踏实,村里人都说他们本分。 那年秋天,刘长福在绵阳城郊的工地干活,平整一块盖厂房的土地。他一锹下去,土里冒出点亮光。他蹲下,拨开湿乎乎的黑泥,捡起一枚拇指大小的戒指,沉甸甸的,表面裹着土黄色。他用袖子擦了擦,戒指上露出“大顺赤金”四个字,旁边还有个蝙蝠图案,雕得细致,翅膀像要飞起来。他四下看看,没人注意,就把戒指塞进裤兜,继续干活,眼睛却离不开脚下的土。不一会儿,他又翻出第二枚戒指,模样一模一样,蝙蝠图案清晰,字迹分明。他攥紧两枚戒指,手心出汗,太阳快到正午,他收起工具,匆匆往家走。回到家,他关紧木门,拉上粗布窗帘,把两枚戒指掏出来放桌上。秀兰从灶前走过来,拿起戒指,用布蘸水擦,金光慢慢显出来。戒指小巧,直径一指宽,内壁刻字清楚,蝙蝠栩栩如生。她翻看了半天,皱眉放下,双手擦在围裙上。 下午,工地上消息传开,有人挖出铜钱和银器,市里文物站的专家赶到。刘长福站在院子里,攥着锹把,听到敲门,慢慢走过去。车间主任带着两个穿灰夹克的人,开口问他上午有没有挖到啥。刘长福顿了顿,进屋拿出两枚戒指,递过去说全交了。专家戴上眼镜,凑近灯下看。戒指每枚4克,直径1.7厘米,金子纯度高,含金量97%。蝙蝠图案雕工精湛,活接口能调大小,内壁“大顺赤金”字迹清楚。他们低声讨论,提到大西国,1644年到1646年,张献忠在四川折腾那几年,留下的文物少得可怜,这对金戒指是四川头一回发现的“大顺”金器,可能是贵族陪葬品,工艺顶尖。专家拍着刘长福的肩,夸他为国家做了贡献。 几天后,文物站送来一张表彰状和几百块钱奖励。刘长福拿着表彰状,站在院子里给秀兰看,咧嘴笑了。村里人听说了,围着问这问那,他只说留给国家了。两枚戒指被送进博物馆,成了研究大西政权的重要物件。大西国存在时间短,1646年被清军剿灭,遗物本来就少,能挖出来的更是稀罕。这对戒指不光值钱,还给历史添了块拼图,证明张献忠的财宝传说不是空话。绵阳地方志里提到,荀克孝父子为大西军炼金,戒指的工艺也符合明末金匠的手艺,蝙蝠图案寓意福气,活接口设计在当时算高档货。村里人后来见了刘长福,总打趣他啥时候再挖个金元宝。他还是老样子,扛着锄头下地,汗水滴在土里,日子没啥大变化。多年后,他跟孙子讲起这事,语气里带点得意,说那两枚戒指是他亲手挖出来的,留在博物馆里,给后人看。
1984年,四川绵阳一农民正在挖地基,突然,他发现挖出的黑泥里,有东西闪着光,扒
墨舞风华姿
2025-07-18 14:00:4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