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20师独1旅副旅长已经24岁了,还是孑然一身。战友给介绍了一个女排

麻麻赖赖 2025-07-18 15:52:05

1939年,120师独1旅副旅长已经24岁了,还是孑然一身。战友给介绍了一个女排长,副旅长去“相亲”,闹了一个大笑话。战友找到女排长,说明了副旅长的情况,女排长直接说:“我参军是为了赶走日本人,不是给人当老婆的!”

王尚荣,1915年出生在湖北石首一个穷苦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13岁就辍学当了学徒,干活吃苦耐劳,练就了一身硬骨头。 16岁那年,他听说红军为穷人打天下,二话不说就报名参加了。湘鄂西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他年纪轻轻就敢冲在最前面,端着步枪跟敌人拼刺刀,立了不少功。 长征路上,他跟着部队翻雪山过草地,背过受伤的战友,扛过沉重的物资,硬是咬牙走完全程。到了抗战时期,他已经是个身经百战的指挥员,担任120师715团团长,后来又升任独1旅副旅长。 在晋西北的战场上,他带兵打日伪军,指挥果断,冲锋时从不含糊,战友们都说他像头猛虎。可这么个硬汉,偏偏没对象,24岁了还是光棍一条,贺龙师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觉得得帮这小伙子解决个人问题。 黄克,年纪比王尚荣小几岁,家境也不富裕,但她从小就听长辈讲国家兴亡的事,受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日军侵华后,她坐不住了,毅然参军,进了抗日军政大学。 在抗大,她刻苦训练,学会了射击、队列,还懂了战术,很快就当上了女兵排排长。她带队一丝不苟,教女兵们操练,组织学习,嗓子喊得沙哑也不停下来。战友们都说她干活麻利,性格直爽,像个火把,走到哪儿都能点燃大家的干劲。 贺龙看王尚荣年纪不小了,战场上再勇猛,生活上总得有个伴儿。他跟组织部一合计,觉得黄克这姑娘不错,作战勇敢,思想进步,跟王尚荣挺般配。 于是,贺龙把这任务交给黄克的老领导苏振华,让他去牵线搭桥。苏振华跟王尚荣熟,知道这家伙打仗是把好手,但一见女同志就脸红,话都说不利索。 为了不让王尚荣太尴尬,苏振华想了个招,安排他以视察女兵排的名义去见黄克,还特意叮嘱黄克要好好准备迎接首长。

那天,王尚荣换上崭新的军装,扣子整整齐齐,军帽戴得端端正正,跟着苏振华去了女兵排。他平时指挥千军万马不眨眼,可这回却紧张得手心冒汗,走路都有些僵硬。 女兵排站得整整齐齐,黄克站在前面,军姿笔挺,口号喊得响亮。王尚荣绕着队列转了一圈又一圈,硬是没敢抬头看黄克,脚步慢得像在数地上的土块。 女兵们站得腰酸腿麻,都纳闷这首长怎么视察得没完没了。终于,他偷瞄了黄克一眼,见她英气逼人,赶紧低头,差点绊一跤,扶着军帽掩饰尴尬,匆匆结束了这次“视察”。 事后,女兵们聚在一起八卦,猜这首长是不是看上了谁,有人开玩笑说肯定是冲着黄克来的。这事传到黄克耳朵里,她才知道这不是视察,是相亲! 她有点不高兴,觉得这种安排太突然,自己一门心思在抗战上,哪有工夫考虑这些。苏振华又找她聊,试探她对王尚荣的看法。 黄克没多说,直接甩了一句:“我参军是为了赶走日本人,不是给人当老婆的!”这话传出去,营地里炸开了锅,战士们哈哈大笑,拿这事当笑话讲。王尚荣听说后,脸臊得通红,平时威风凛凛的他,这几天见人就低头,绕着路走,生怕被战友调侃。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贺龙听说了也乐得不行,说王尚荣这猛虎也有栽跟头的时候。不过,组织上没放弃撮合这俩人。抗大教育长罗瑞卿觉得他俩都是好同志,接触多了说不定能成。 他把黄克调到独1旅政治部,让她负责宣传工作,跟王尚荣多些交集。黄克刚到政治部时,对王尚荣还有点意见,觉得他那次“视察”太不靠谱。 可工作上,她看到王尚荣带兵打仗雷厉风行,指挥一场伏击战,干净利落地收拾了日军一个小队,战士们一个没伤。平时,他还关心战士,冷天会叮嘱大家加衣服,饿了会把自己的干粮分出去。

时间一长,黄克对王尚荣的印象改观了不少。她发现这人虽然不爱说话,但做事踏实,对革命那股子劲头跟自己一样。 两人一起开会、搞宣传,慢慢熟悉起来。黄克组织战士学文化,教大家唱抗战歌曲,嗓子喊得沙哑,王尚荣在一旁听着,偶尔会帮她搬桌子、整理材料。 一次行军途中,部队遭遇日军偷袭,王尚荣指挥部队迅速占领高地,击退敌人,还亲自背了个受伤的新兵下战场。黄克远远看着,觉得这人靠谱。 相处久了,俩人从战友变成朋友,慢慢有了好感。1940年,组织批准他们结婚,婚礼简单得不行,就在营地摆了几桌粗茶淡饭。 贺龙亲自当证婚人,拍着王尚荣的肩膀,乐呵呵地说要他好好干革命,带着新媳妇一起打鬼子。战士们围在一起,唱着抗战歌曲,气氛热烈得像过年。婚后,王尚荣和黄克并肩作战,互相支持。 战场上,他们一个指挥冲锋,一个搞宣传鼓舞士气;生活中,他们互相照顾,日子再苦也咬牙坚持。抗战胜利后,他们继续为新中国建设出力,61年婚姻从没吵过架,成了战友们眼里的模范夫妻。

0 阅读:0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