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花30亿承建了虎门大桥,他豪言: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座

文山聊武器 2025-07-18 18:25:22

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花30亿承建了虎门大桥,他豪言: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座大桥捐给国家!可谁想到,这桥日均进账400万,一年超10亿元的收入,面对这巨大的财富,他真的会实现承诺吗? 胡应湘这人,1935年出生在香港,家里祖籍广东花都区。他爸胡忠是香港出租车界的牛人,开了不少车队,赚得盆满钵满。小时候胡应湘就跟着家里沾光,长大后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土木工程,1958年毕业拿了学士学位。回香港后,他先在家族企业帮忙,管管运输的事,但没多久就觉得得换赛道。1969年,他自己创办了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的Hopewell Holdings。1972年,这公司上市了,从房地产起步,慢慢扩展到基建、物业和酒店管理。 他亲自把关设计了很多项目,比如香港的合和中心大楼,高66层,当年是本地最高建筑,现在还挺有名。胡应湘的生意不光在香港,还伸到泰国、印度这些东南亚地方,投电力和运输。改革开放一启动,他是首批冲进内地的港商,1978年底就回老家广东转悠,看准了机会。1979年,他带头建了广州中国大酒店,这是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酒店,开了个好头。接着,他用BOT模式,也就是建好运营再移交的方式,投了沙角B电站,帮广东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这些项目让他在基建圈站稳脚跟,总投资内地超510亿人民币,建了371公里公路和388万千瓦发电厂。他这人做事讲究长远,不光赚眼前钱,还想推动区域发展。 说起虎门大桥,这事是胡应湘的代表作。80年代初,他看到珠江三角洲交通堵得慌,两岸靠轮渡过江,车队排老长。他先推了广深高速公路,这条路122公里长,连接广州和深圳,通车后物流飞起。尝到甜头,他就瞄准珠江口虎门那块,宽8公里,水急浪大,建桥难度不小。1987年,他递方案给政府,主跨888米,塔高158米,全长4.6公里。1992年6月开工,合和集团投了30亿人民币,盖材料、设备和人工。整个过程中国工程师主导,避免靠外国技术,花了五年时间,1997年6月通车,比国外同类桥快两年。 桥一开,每天车流16万辆,小车过桥费30元,大车更高,日收入300万左右,年入近10亿。胡应湘早说过,收回成本就捐给国家。他算着账,扣掉维护和利息,2000年左右资金回笼,就把桥所有权移交广州交通集团,继续运营但管理权变了。这桥把粤东粤西车程缩短100多公里,贸易活跃起来,成了珠三角的交通大动脉。 虎门大桥之后,胡应湘没停手,继续投内地基建。1983年,他就提了港珠澳大桥的想法,全长55公里,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2018年通车,成了他的另一个骄傲。企业还建了广州东南西环路和顺德公路网,总里程加起来不少。他在发电上也下功夫,像沙角C电站,装机3x660兆瓦,帮广东稳住电力供应。这些项目用BOT模式,运营期赚回本再移交,不贪长久利润。胡应湘的投资总计超510亿,重点在广东,帮珠三角从交通到能源升级。慈善上,他也没落下。1996年,一次性捐1亿美元给普林斯顿大学,这是美国校友捐款史上第二大笔,用来建工程学院和资助研究。香港本地高校,他捐给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理工大学等,设基金帮学生。内地教育,他投了2.1亿人民币,支持广州教育基金和科技进步,建了家乡花都的顺天小学,还捐给培正中学实验楼。生活上,他低调,对子女要求严,不乱花钱,财富多回馈社会。2011年,福布斯排他身家19亿美元,但他更看重实干。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