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徐州一主任医生趁妻子不在,偷偷服用了4克毒性极强的曼陀罗花,所有人都

天地菜男 2025-07-19 00:21:11

1970年,徐州一主任医生趁妻子不在,偷偷服用了4克毒性极强的曼陀罗花,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殊不知正是他的这一壮举,造福了无数病患![狗头] 1970年6月16日深夜,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麻醉科主任王延涛悄悄吞下了1克曼陀罗花粉末。这个决定源于一场席卷全国的医疗危机。 当年,受文革影响,全国大部分制药厂停产,进口麻醉剂断供。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手术室已经瘫痪了三个月,连最基本的阑尾切除术都无法进行。病房里躺着几十个等待手术的患者,他们的痛苦让王延涛寝食难安。 在翻阅古籍时,王延涛发现了华佗"麻沸散"的记载。史书提到这种神奇的麻醉药主要成分是曼陀罗花,但具体配方和剂量早已失传。面对绝境,他决定从动物实验开始验证。 前期的动物实验让人沮丧。给兔子服用0.5克曼陀罗花粉,毫无反应。剂量增加到2克,兔子直接中毒死亡。狗的实验结果也类似,要么无效,要么致命。同事们开始质疑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王延涛选择在妻子上夜班的时候进行人体实验,服用1克曼陀罗花粉末后,10分钟内他感到口干舌燥、面部发热,但用针刺皮肤仍然疼痛。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 两天后的深夜,他将剂量增加到2克。这次他昏睡了3小时,但醒来后痛觉依然存在。王延涛意识到,华佗时代的"麻沸散"可能需要更大剂量才能达到手术麻醉的效果。 6月底的一个夜晚,王延涛直接服用了4克曼陀罗花粉。这次他彻底失去了意识,9小时后才醒来。醒来时发现床边围满了人,包括担心得流泪的妻子和匆忙赶来的医院领导们。 这次冒险换来了关键数据,在昏迷的9小时内,王延涛的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呼吸频率稳定在每分钟16次,心率保持在每分钟72次。更重要的是,他醒来后没有任何后遗症,肝肾功能检查也完全正常。 医院伦理委员会紧急开会,批准了曼陀罗花麻醉的临床试验。7月8日上午,第一位接受曼陀罗花麻醉的患者是一名42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全程1小时20分钟,患者术中无痛感,术后恢复良好。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医院完成了23台使用曼陀罗花麻醉的手术,包括胃切除、胆囊摘除、疝气修补等。成功率达到100%,没有出现一例麻醉意外。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医疗系统。 王延涛团队很快改良了给药方式,将传统汤剂制成"复方洋金花"注射液,便于精确控制剂量。标准麻醉剂量确定为每公斤体重0.06-0.08毫升,麻醉时间可维持2-3小时。 不过,王延涛并未止步于此。古籍中还提到另一种麻醉植物——闹羊花。这次他的妻子抢先进行了试验,结果服用2克闹羊花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心率飙升至每分钟140次,幸好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 1971年,上海制药厂开始批量生产洋金花制剂。这种成本仅为西药麻醉剂十分之一的中药麻醉,在全国推广开来。1971-1973年间,全国共完成中药麻醉手术4.6万例,成功率达到98.7%。 洋金花麻醉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和野战医疗,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普通医生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掌握。在青藏高原、边疆地区的小医院,这种麻醉方法救治了无数患者。 曼陀罗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东莨菪碱和阿托品,能够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这与华佗时代的经验用药原理完全吻合,证明了传统中医药的科学性。 王延涛后来创建了徐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成为全国较早的麻醉学教育基地。他在教学中经常提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学生医学创新需要勇气,但更需要对生命的敬畏和科学的态度。 201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王延涛"特殊贡献奖",表彰他让失传千年的麻沸散重获新生。颁奖词写道:"他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室,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王延涛的遗愿就是,将遗体捐献给徐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这位医生用最后的方式践行了"医者仁心"的誓言。 医学进步往往需要先驱者的牺牲和奉献,在那个特殊年代正是像王延涛这样的医生,用勇气和智慧为患者点亮了希望的明灯。 YK0716

1 阅读:57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1
2025-07-19 13:41

[赞][赞][赞]

猜你喜欢

天地菜男

天地菜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