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比特币其实就是老美为了收割中国做准备的!但我们一直没上当,好笑的是,有个小国咬了鱼饵,承认比特币为法定货币,美西方急疯了!这个小国就是萨尔瓦多。 信源:北京商报——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比特币涨至12.02万美元 2021年,萨尔瓦多这个中美洲小国,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吸引了全球目光,他们突然宣布,将充满争议的比特币确立为国家法定货币。当时他们的总统布克莱雄心勃勃,盼望这个“数字黄金”能引领国家创财富奇迹。不料这场前卫的国家级金融实验,短短几年便近乎一地鸡毛,惨痛教训引人深思。 其实萨尔瓦多本就家底不厚,全国GDP不过二百多亿美元,财政状况紧张是常事。但在总统的力推下,国家动用宝贵储备,以超 6 万美元单价高位购入 400 多枚比特币。没想到,市场突变,不到一年比特币的价格就暴跌至 3 万美元,仅此一项账面,就让其亏损超 5000 万美元,对正需要改善民生的萨尔瓦多而言,很是严重。 账面上的亏损还只是其一,更棘手的难题其实在于比特币在日常中几乎是寸步难行。一般商家收到比特币后都立即兑换美元,以防价格波动缩水;普通民众也愿用稳定美元购物,不愿用吃饭钱赌比特币涨跌。结果全国仅不足 5% 商铺能直接用比特币交易,其 “法定货币” 身份一年内名存实亡。 更深层的问题是,萨尔瓦多正在沦为一场外部资本实验的牺牲品。国家外债占GDP比重已超过80%,其中不少新增债务正是通过抵押比特币借来。币价下跌意味着需要追加更多抵押物,于是国家的财政就被拖入了恶性循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一开始就发表了风险预警,并因此收紧了对萨尔瓦多的贷款评估,使其融资之路雪上加霜。 进一步看,从比特币从诞生之初,或许就与小国的命运无关。它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中本聪”提出,号称“去中心化”,意在打破金融垄断。不过这套叙事很快就显得苍白无力,所谓的去中心化技术,逐渐演变为少数巨头操控的金融游乐场。 当时早期全球七成以上的算力曾集中在中国,后来中国全面禁止挖矿,算力便迅速转移并集中到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少数大型矿池手中。一家矿场的算力就可能远超萨尔瓦多整个国家,这种权力结构之下,“去中心化”究竟说给谁听?比特币的发行节奏与网络规则,实则由少数力量主导。 而另一边,美国对这股力量的态度则清晰得多:它无意禁止,而是要将其收编为自己的工具。2024 年,美国证监会批准比特币现货 ETF 上市,贝莱德、道富等华尔街巨头随即入场,吸纳数十万枚比特币,将其拽入传统金融轨道。对梦想借此暴富的散户和小国而言,他们面对的是手握天量资本、能随意拉盘砸盘的金融巨鳄。 这些巨鳄会先拉升价格吸引追随者,再高位出货完成收割,这套玩法与过去在石油、美元等市场的操作如出一辙,不过是换了一件高科技的外衣。更值得警惕的是,比特币网络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被用作新的金融制裁工具。 而与萨尔瓦多的豪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清醒的战略。面对比特币的巨大诱惑,中国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2021年果断叫停了境内的挖矿和交易活动,严禁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其实在当时,这一决定或许让一些人感到惋惜,但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极有远见,不仅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避免了大量社会财富因投机炒作而蒸发,也阻断了利用比特币进行资本外逃、洗钱等非法活动的通道,坚决捍卫了国家的金融主权。 所以归根结底,萨尔瓦多的教训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些缺乏议价能力的小国,幻想靠外部掌控的投机资产实现复兴,无异于是抱着炸药包取暖。比特币并非普惠的 “自由货币”,而是一种披着技术外衣的 “金融鸦片”,是强势资本收割全球的新镰刀。全球金融博弈中,唯有坚守金融主权,审慎警惕各类新兴工具,方能不沦为垫脚石。
[月亮]比特币其实就是老美为了收割中国做准备的!但我们一直没上当,好笑的是,有个
冰枫看历史
2025-07-19 18:26:03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