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中国稀土的国家找到了!7月18日,国家安全部在公众号上披露了某国系统性窃取中国稀土的案情,这起案件的主角是某国情报机构,他们通过精心策划的走私网络,试图将中国稀土资源非法输送出境。 根据调查,该国某重点领域承包商采用了多种隐蔽手段,例如更换包装伪造 “非中国原产” 标签,再通过转口贸易偷运至其国内。与此同时,他们还尝试虚报含量成分,将高纯度稀土伪报为铁合金、镍粉等低价值产品,甚至将稀土粉末混入瓷砖原料或灌入塑料模特、矿泉水瓶等日常物品中,以合金配件、机械零件等模糊标签名义逃避海关检查。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既用于民用工业,也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稀土储量位列全球前茅,产业链完整,而在稀土精炼技术上更是独占鳌头。这种资源优势引起了部分国家的觊觎。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频繁勾连境内不法分子,试图通过寄递渠道将稀土偷运出境。例如,把镝、铽等稀土元素伪报成“焊锡膏”“耐火材料”,抑或将未申报的稀土隐匿于正常货物内,从而形成了专业化的走私网络。 国家安全机关在掌握确凿证据后,迅速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行动,截断了稀土非法出境渠道。2025 年 5 月启动的 “雷霆行动” 在全国口岸严查稀土走私,深圳海关查获了伪装成瓷砖胶的钕铁硼磁粉,江苏某企业企图将稀土废料伪报为 “废旧金属” 出口马来西亚,最终被拦截。 此外,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将稀土走私刑期提高至 10 年起,涉案企业被列入 “黑名单”,吊销出口资质,形成了强有力的法律震慑。 这起案件并非孤例,2024 年披露的叶某某案显示,境外公司通过利诱收买国内稀土企业高管,非法获取 7 项机密级国家秘密,涉及稀土收储、冶炼技术等核心数据。 法院最终以“为境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叶某某11年有期徒刑,成某则被判处11年6个月有期徒刑。此类案件凸显了稀土领域国家安全的严峻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国采取了多维度的应对措施。一方面,需强化出口管制。自2025年2月始,对钨、碲、铋等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且在打击走私方面施以重拳。另一方面,推进技术溯源,通过区块链记录稀土的冶炼、运输、报关数据,利用海关 AI 光谱仪快速识别伪装货物。此外,中国还联合 37 国建立 “稀土跨境数据共享平台”,从源头遏制非法交易。 稀土安全,绝非仅仅关联经济利益,实则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其安全与否在经济层面意义非凡,于国家安全层面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深远且至关重要。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反制措施已初见成效。 美国因中国管制导致 F-35 战机交付延迟 6 个月,五角大楼被迫削减 15% 年度产能。然而,走私行为仍未绝迹,暴利驱动下仍有人铤而走险。国家安全部向广大公民发出呼吁:若察觉可疑线索,可借助12339举报渠道及时反馈,众人齐心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盗窃中国稀土的国家找到了!7月18日,国家安全部在公众号上披露了某国系统性窃取中
毛飞爱体育
2025-07-19 22:06:2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