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大肆轰炸,朱拉尼投降也没用,叙利亚人后悔赶走阿萨德 以色列对叙利亚大马士革的

半暖半夏微光 2025-07-20 01:38:08

以军大肆轰炸,朱拉尼投降也没用,叙利亚人后悔赶走阿萨德 以色列对叙利亚大马士革的这轮空袭,不像是“战术警告”,而是正面宣告主权:谁掌握制空,谁说了算。 叙利亚总统府、总参谋部和国防部大楼接连中招,即便在阿萨德政权最艰难的时刻,以军也从未如此明目张胆。但如今的叙利亚,不再有能力还手,甚至连“有义务还手”的政权,也早已被赶下了台。 从苏韦达一场地方教派冲突开始,到大马士革核心设施被炸,朱拉尼和他的“临时政权”一步步退让、妥协,最后发现连自己签下的和平协议都没人当回事。 一个德鲁兹人的被抢,点燃的是早就准备好的导火索 苏韦达省的冲突表面上是一场地方械斗:贝都因人抢劫德鲁兹族商人,引发德鲁兹民兵反击,再被临时政权HTS军队武力镇压,最终升级为教派军事冲突。 但这不是第一次德鲁兹人反了,关键是这次他们打通了外部援助通道。以色列借口“保护德鲁兹人”,实则趁势出手,从空中支援德鲁兹民兵打击HTS,打出的是“人道主义”,落地的却是大卫走廊的扩展规划。 这条从以色列腹地穿越叙利亚、连接伊拉克边界的通道,是以色列近几年对外安全战略的隐性支点:一旦打通,以色列将首次拥有可持续向东渗透的“陆权通道”,而不再只是海权和空权国家。 而苏韦达冲突,不过是这条走廊的一个中转站。 朱拉尼以为自己能“稳住”,但没人听他的了 曾经的阿萨德政权,能把这摊子乱局摁住十多年,不是因为民众支持,也不是因为多能打,而是他身后的国家机器——防空系统、情报网络、中央集权——还能兜住底线。 朱拉尼不一样。他掌握的是一套靠西方支持、靠地方割据维持的“政治拼盘”。当贝都因人、德鲁兹族、反政府武装、外来圣战者这些人都不再听命于中央命令的时候,所谓“政权”已经失去了作为国家主权象征的资格。 哪怕他现在真心想停火,也无人听令。哈马、阿勒颇的贝都因武装早已越界介入苏韦达;以色列空军无需通过任何外交渠道,直接越境打击;临时政权内部部队各自为战,甚至有部队转而效忠地方军阀。朱拉尼已经无法兑现“管住叙利亚”的承诺,那以色列自然也不会再当他是谈判对象。 戈兰高地不是筹码,是战利品 在这场节节败退的过程中,朱拉尼曾试图拿“割让戈兰高地”作为向以色列换取和平的条件。但以色列早在去年阿萨德政府崩盘前后,已经加速实际控制戈兰高地南缘的部分村镇,并通过无人机空袭瓦解叙军在该地区的驻防点。 换句话说,戈兰高地不是朱拉尼可以谈的筹码,而是以色列认为自己已经拿下的东西。以色列人要的是“南部三省”,戈兰只是路过。朱拉尼不给,就继续炸,炸到地方民兵自行投降。 所谓自由派,如今成了新秩序的第一批牺牲品 去年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不少“自由派媒体人”庆祝叙利亚进入“后独裁时代”,他们相信西式民主将为这个国家带来秩序。但现实迅速碾压了这种幻想。 不到半年时间,HTS就开始清洗部分自由派人士,对媒体加强控制,地方军阀公开无视临时政府的命令,大马士革沦为多方争夺的战场。 而最讽刺的是,那些主张“去巴沙尔化”的自由派,如今却在感叹当年阿萨德政权维持局势的不易。 叙利亚问题分析师Kevork Almassian公开道歉,称自己过去五年对叙局的判断“全错”。这不是一人失误,而是整个“用抽象价值取代现实结构”的政治幻想崩塌。 被炸醒的叙利亚,不知还能剩下多少主权 以色列从2023年起,就不再掩饰其对叙利亚南部地区的干预。从瓦解叙防空力量,到定点清除空军基地,以军一击打瘫的不仅是装备,更是信心。 现在大马士革都可以随意被打,其实已经说明:叙利亚不存在完整的主权疆域,也不存在统一的军政指挥系统。各地民兵、教派武装、外国干预力量在这个空壳国家里轮番割据,而没有一个派系具备真正的统治能力。 朱拉尼本想做过渡阶段的“缓冲”,现在连“中间人”角色都演不下去了。 结语:不是叙利亚选错了人,而是根本没得选 从某种角度看,叙利亚人这几年并不是“抛弃了阿萨德”,而是被一种幻觉所迷惑——以为赶走强人就会迎来秩序,以为跪下就能换取和平,以为被西方扶起来的人就更像个“国家”。 但现实证明,叙利亚的问题不是阿萨德能不能退场,而是退场之后还有没有人撑得起那个国家。现在再回头看,阿萨德之所以被咬牙撑着走了十几年,不是因为好当,而是因为他知道一旦放手,底下是一地碎片,没有底。 叙利亚人不是才开始后悔,是现在才发现:哪怕历史的垃圾堆底下,还有人伸手要命。 参考资料: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南部三省陷入失控》半岛电视台 《叙利亚临时政府军内部分裂分析》中东观察报

0 阅读:2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