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买不起学区房,竟花300元买“房产证”送女儿进名校小学。4年后男子事迹败露,学校认为他破坏了教育公平,获得了本不属于他的教育资源,将其告上法庭,法院这么判了。网友: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8年,浙江嘉兴的苏某想要把儿子送进当地重点学校,他认为只要进了这个门槛,重点大学就唾手可及了。 可谁料,被现实浇了一盆凉水。该重点小学实行“学区房“制度,要想入学,必须在附近有房产。 要知道,这可是嘉兴,寸土寸金的地方,苏某为此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某天,他正在大街上溜达,迎面看到了一家复印店,瞬间一个点子蹦了出来——不就是房产证吗?没钱买我还没钱做吗? 他当时笃定,学校一定不会深究,那么多学生呢,最多也就是看几眼。 于是苏某走了进去,道出了自己的天才计划,但复印店老板却表示“得加钱!”,二人最终以300块成交。 店家也真是够严谨的,因为怕被识破,假身份证、假房产证甚至连证件上的“房子地址”都是虚构的,若不实地去一趟,普通人还真被唬住了。 事实证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靠着这张假房产证,苏某成功的把孩子送进了重点学校。 儿子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2022年,该地区突然开展了一次针对入学信息的审查,尤其是学区房附近的重点学校,实行人到人、房子到房子。 很快,苏某编织的谎言就被识破了,而他也因此被带走,这一年,他的孩子刚读4年级,生活突然间被彻底打乱。 法庭之上,苏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但他同时又表示:我这么干是因为不公平!重点小学的名额就那几个,凭什么按照财富多少来分?我的孩子是本地的,就因为买不起房,就得失去好的受教育机会吗? 只可惜,法庭不是辩论的地方,苏某犯罪事实清楚,最终因买卖、伪造机关证件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3个月,罚款3000元。 对此,评论区也是吵翻了天。 300块钱就能改变孩子命运?这背后是底层家长的无奈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才是根本问题,一个父亲愿意冒坐牢风险只为孩子读书,不该只被指责。 但也有人认为,可怜归可怜,但这不是违法的理由。如果造假都能被同情,那社会秩序怎么维持? 还有人一针见血道:人家几代人掏空钱包买的学区房,就这么被一张假证击败了,这人还大言不惭说什么不公平,真是脸皮够厚的! 在“学位房”与“教育公平”的永恒矛盾中,这起事件无疑撕开了社会的一道伤口。 有人痛斥规则被破坏,有人悲叹父爱的沉重代价。 但正如网友所言:“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背后,是无数家庭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撕扯。 在我看来,要想彻底解决,唯有推动教育资源更均衡、入学机制更包容,才能让这样的“魔幻新闻”不再上演。 对此,你怎么看?
清醒的家长已经开始停止教育投资了。上海一名初中学生的家长初中补习补了十几万,最
【9评论】【6点赞】
流失的芳华
小学有屁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