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

月下影婆娑 2025-07-20 11:55:18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浙江官场正翘首以盼,等着给新任省主席张难先来一场风光的接风洗尘,谁知,这位“封疆大吏”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把准备好的专列晾在一边,自己悄无声息地就到了任。 在他看来,搞这些没有用的排场,远不如给老百姓多办几件实事,这一下,可让那些习惯了迎来送往的官员们吃了瘪,心里直犯嘀咕。 到了杭州,省里准备好的主席别墅,张难先看都没看,摆摆手说住不惯,自己反倒在一条小巷里找了个普通民房住了进去。 这地方跟别墅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张难先带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他家里朴素得就像个老百姓。 院里养着鸡,种着菜,妻子在家纳鞋底,身上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这位省主席出门也不带警卫,自己走街串串巷,寻常得让人不敢认。 起初,老百姓还以为这又是来了个做表面文章的大官,可日子久了,大家发现这位张主席是来真的。 谁家有冤屈找上门,他从不推诿,都亲自过问解决,很快,浙江地面上风气一正,百姓安居乐业,都打心底里喜欢这位新上任的省主席。 张难先到任后,对这种靠金钱和关系送上来的“人才”一概不用,还大刀阔斧地裁掉了一批靠关系的官员,这无异于断了许多人的财路,被裁的官员和他们背后的靠山,自然对他恨之入骨。 蒋介石也知道张难先是能臣,可被他得罪的人太多,个个都有背景,这事不好办,他只好给张难先发电报,劝他手下留情,谁知张难先压根不理会,气的蒋介石连发几封电报施压。 可谁也没想到,张难先的耿直,连宋美龄的面子也敢不给,当时浙江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宋美龄听闻后,便同蒋介石一道来杭州,名义上是视察,实际上是游山玩水。 宋美龄向来注重生活品质,衣食住行标准极高,这一趟下来,开销严重超标,于是,她想得理所当然,直接把上万元的账单往张难先桌上一放,想要省里给报销。 可她没想到,张难先审完账单,看全是个人游山玩水的开销,二话不说就给驳了回去,这一举动直接惹恼了宋美龄,觉得这张难先太不识抬举。 几天后,蒋介石召集浙江官员开会,正在台上慷慨陈词,讲述要节约开支,结果张难先在台下冷不丁地站起来,拿出来宋美龄前日子的花销,一查看竟然高达13780块。 全场鸦雀无声,蒋介石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只能尴尬地打圆场,这件事情算是彻底被宋美龄记在心里,回到南京,便在蒋介石耳边吹风,直言张难先表面清廉,背地却贪污。 起初蒋介石不信,可张难先在浙江得罪的官员实在太多,这些人也纷纷站出来,最后,蒋介石只好让宋美龄去严查。 然而,调查组折腾了半天,什么也没查到,反倒从老百姓嘴里听见的,全是对张难先的夸赞,宋美龄不信,决定亲自去家里。 当她的人领着她拐进那条不起眼的小巷,看到那座简陋的平房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进院子,只见张难先的夫人正坐在小板凳上纳鞋底,一身布衣,朴素得如同乡下农妇。 不久后,张难先得知自己被调查,心彻底凉了,他为国为民,换来的却是这般猜忌,加上对蒋介石后来的所作所为日益失望,最终毅然决定辞官归乡。 百姓们听闻张难先要走,含泪夹道相送,而省长辞官的消息,也传到了土匪的耳朵里。 他们认为,这么大的官,回家肯定得带不少金银财宝,于是,他们埋伏在水路上,拦下了张难先乘坐的小船。 土匪们一拥而上,满心欢喜地准备“发财”,可把船翻了个底朝天,也只搜出几十块钱和几件旧衣服。 土匪头子当场就懵了,这才明白民间传言句句属实,想到自己竟对这样一位清官动手,一群人羞愧难当,竟当场跪下,对着张难先磕头谢罪。 回到家乡的张难先,做了一名教书先生,他的风骨,不止于个人的清廉,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信念,晚年,他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武汉的和平解放奔走呼号,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那个混沌的年代,张难先就像一个异数,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整个腐朽官场最辛辣的讽刺。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廉雨清风】“两袖清风”张难先

0 阅读:1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