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等004、005航母,美国在等什么? 大家都知道,咱们在等004、005航母。这两艘航母可不像之前的辽宁舰、山东舰,更不是福建舰的简单复制。 尤其是005,种种迹象表明它很可能是核动力航母,您看江南造船厂去年发布的CG图,舷号20的航母舰岛特别小,而且位置靠后,这和美国核动力航母“福特”级的布局很像。 舰岛能这么设计,就因为核动力航母不需要烟囱,进气和排烟的问题解决了,舰岛自然就能缩小。 最近还有卫星图像显示,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同时开工了新航母模块,外界猜测这两艘舰体可能采用“核动力+全电推进”的模式。 反观美国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航母青黄不接。 原本计划2025年7月服役的“肯尼迪”号航母,因为建造材料短缺和造船厂劳动力问题,又推迟到2027年3月了。 更麻烦的是,“尼米兹”号航母原本今年退役,结果因为接替它的“企业”号,要到2030年才能服役,美国海军在2026年到2027年之间,可能只剩下10艘航母。 这可不是小事,美国海军自己都说维持全球部署至少需要12艘航母,现在数量不够,全球部署计划漏洞百出,去年就出现过22天全球范围内,没有可立即部署的美国航母的情况。 而中国已经在核动力技术上已经有了深厚积累,093、094系列核潜艇的反应堆运行多年,2023年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堆也投入运行,这些技术都具备舰用化潜力。 而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需要巨量瞬时供电,只有核反应堆+中压直流系统才能满足需求。 去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发布了全球首型24000TEU级核动力集装箱船的设计,还拿到了DNV船级社的原则性认可证书。 这艘船用的是第四代堆型熔盐反应堆,安全性高,高温低压运行,就算发生破口事故,燃料盐也会迅速凝固,防止事故扩散。 它的设计已经展示了,中国在民用核动力船舶领域的技术实力。 有人可能会担心技术不成熟,但您想想,咱们连核潜艇都能造,民用核动力船舶的技术难度其实要低一些,而且江南造船厂在设计中,采用了双侧冗余电力系统和模块化设计,可靠性有保障。 说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那更是咱们的骄傲。 福建舰用的是马伟明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电网,和美国“福特”号的交流系统完全不同,美国的交流电网在使用超大功率设备时容易出现“电网震荡”,导致弹射器平均每272次就故障一次,离设计的每4000次故障一次差得远。 而咱们的中压直流系统,理论上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央视报道说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每昼夜能弹射270到300架次舰载机,效率是美国“福特”号的近一倍。 更厉害的是,咱们的电磁弹射系统还能兼容无人机、预警机等多种机型,灵活性比美国强多了。 再看看美国的造船技术,和中国相比差距越来越明显。 美国现在还在用传统的“塔式建造法”,从船底开始一层一层往上盖,建造周期长,质量控制也难。 就说纽波特纽斯船厂,去年曝出焊接工艺问题,直接影响了航母的后期维护。 而中国早就用上了巨型总段建造法,把航母分解成多个大型模块,在不同车间同时建造,然后再组装起来。 福建舰就是用这种方法建造的,不仅缩短了工期,质量也更有保障。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中国现在占据全球53%的造船订单,38座10万吨级船坞可以随时切换到“战时模式”,美国在这方面根本没法比。 也有不少朋友好奇,咱为啥非要搞核动力航母? 这可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需求,核动力航母续航能力超强,一次加注核燃料能跑40万到5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以上,而常规动力航母最多也就1万多海里。 这种无限续航的能力,对咱们未来维护海外利益太重要了。 比如马六甲海峡,每天有500万桶原油从这儿运往中国,核动力航母可以长期在这儿护航,不用频繁补给。 而且核动力航母能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电磁弹射、激光武器等高能耗设备,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已经让咱们尝到了甜头,005要是配上核动力,那战斗力可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核动力航母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关键一步。 现在美国在西太平洋有11艘核动力航母,咱们要突破他们的岛链封锁,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动力航母。 005一旦服役,咱们的航母战斗群就能覆盖关岛以西全域,制空半径延伸到1500公里,配合055型驱逐舰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完全能在第二岛链外拒止美军介入。 更长远地看,核动力航母还能为未来的无人作战平台、智能舰队提供能源支持,这是抢占未来海战制高点的关键。 中国在等004、005航母,等的是技术突破和战略转型;美国在等“肯尼迪”号、“企业”号,等的却是无奈和焦虑。 这背后是两个国家造船技术、工业实力和战略眼光的全方位较量。 咱们中国人向来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步一步走得扎实,未来的海洋格局,怕是要变一变了。
中国在等004、005航母,美国在等什么? 大家都知道,咱们在等004、005
柳淮蕊
2025-07-20 14:12: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