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合影的站位变了,我国王部长还是妥妥C位,但他两侧已然发生转变,从俄、印变

茉莉兔说国际 2025-07-20 15:22:44

上合组织合影的站位变了,我国王部长还是妥妥C位,但他两侧已然发生转变,从俄、印变成了俄、巴。

过去站在王部长身边的俄罗斯外长和印度外长,这次变成了俄罗斯外长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

这个细微调整背后,藏着上合组织内部合作模式的新动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位置虽然稍微往右挪了一点,但中俄关系的热度丝毫未减。

从国际事务中的并肩作战,到能源、军事领域的深度协作,中俄始终保持着“背靠背”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就像在今年的财长会议上,俄罗斯率先支持中国提出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计划,这种默契让两国在合影中自然靠近。

拉夫罗夫此次站在王部长右侧第一位,既是对中俄传统友谊的延续,也体现了双方在维护地区稳定上的共同立场。

相比之下印度外长苏杰生的位置不再出现在王部长身边。这并非偶然。近年来印度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表现逐渐偏离合作主线。

在今年6月的青岛防长会议上,印度防长不仅拒绝签署联合声明,还公开指责巴基斯坦,导致会议未能发表成果文件。

这种“单打独斗”的姿态,让印度在组织内部的协调难度加大,印度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始终持保留态度,甚至在上合文件中多次反对相关表述。

这种立场上的分歧,使得印度在合影中的位置逐渐边缘化。 反观巴基斯坦其与中国的合作正在全方位深化。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已进入收获期,瓜达尔港的运营、能源项目的落地,让巴基斯坦成为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典范。

在安全领域,巴基斯坦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反恐演习,与中国共享情报、联合巡逻,形成了高效的联防机制。

这种“全天候友谊”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也让巴基斯坦在合影中的位置更靠近中国核心圈。

这次站位调整并非简单的“位置轮换”,而是上合组织从“扩员”向“提质”转型的缩影。随着伊朗、白俄罗斯等新成员的加入,组织内部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

如何平衡各方关切,考验着轮值主席国的协调能力,中国作为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通过推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合作领域,正在重塑上合组织的合作范式。

巴基斯坦在这些领域的积极参与,恰好契合了中国的战略布局。 当然,印度的“缺席”并不意味着其退出上合舞台。

苏杰生此次访华态度务实,不仅肯定中国的主席国工作,还承诺在多边事务中加强协作。但印度若想重新获得核心位置,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展现更多合作诚意。

毕竟在上合组织这个大家庭里,“合则两利”的道理从未改变。 这场合影中的“站位之变”,折射出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

当某些国家还在沉迷于地缘博弈时,上合组织正以“上海精神”为指引,探索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新型国际关系路径。

从青岛到天津,从防长会议到外长峰会,每一次相聚都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诠释。

未来的上合组织,或许还会有更多“位置”调整,但不变的,是成员国携手应对挑战、共谋发展的初心。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茉莉兔说国际

茉莉兔说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