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从东盟十国到中东六国,再到现在的32个国家,咱们的本币互换和贸易本币结算协议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规模都飙到4.5万亿人民币了。 简单来说,就是两国央行先谈好一个额度,比如中国和巴西签了1900亿人民币换1570亿雷亚尔的协议,以后买东西的时候,直接用各自的钱结算,不用再倒腾美元了。 以前企业做外贸,得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用美元换成对方国家的货币,这中间汇率波动一下,利润就缩水不少。 现在好了,直接用本币结算,汇率风险和手续费都省下来了。就拿巴西的大豆出口商来说,以前卖给中国100万美元的大豆,要是赶上美元贬值3%,到手的钱就少了3万,现在用雷亚尔和人民币直接结算,报价的时候就把钱算死了,再也不用担心美联储加息降息的折腾。 这事儿对美国的冲击可不小。美元霸权说白了就是美国能通过印钞票薅全世界的羊毛,别的国家想买石油、粮食这些硬通货,都得先换成美元。 现在越来越多国家用本币结算,美元的需求就少了,美国这“印钞机”的威力自然就打折扣。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他们以前动不动就用美元结算体系当武器,制裁这个冻结那个,现在人家绕开美元玩了,美国的制裁大棒就抡空了。 比如阿根廷,前阵子美国施压让他们终止和中国的本币互换协议,结果阿根廷直接回怼:“你能给我提供同样的流动性支持吗?”美国哑巴吃黄连,只能干瞪眼。 从东盟到中东,从拉美到非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本币结算的圈子。东盟十国早就开始玩本币结算了,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之间贸易,直接用各自的货币,连美元都懒得搭理。 中东的沙特、阿联酋更绝,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这可是以前“石油美元”的核心地盘。埃及因为美元短缺,和中国签了180亿的互换协议后,外汇储备安全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美元不够花。 这些国家为啥这么积极?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被美元牵着鼻子走。美联储一加息,全球资本市场抖三抖,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债务压力增大,这种苦头他们吃够了。 现在有了本币结算,就相当于给自己建了个“金融避风港”,美国的货币政策再怎么折腾,影响也小多了。 美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又是加关税,又是施压盟友,试图维护美元霸权。可效果一般。 比如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结果自己国内通胀反而涨了1.5个百分点,逼得美联储把利率加到6.5%,企业融资成本飙升,股市暴跌。 更打脸的是,美国国债的外国持有比例从30%降到了22%,资本外逃规模创了1987年股灾以来的新高,美元指数跌破100点,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信任危机。 反观咱们的CIPS系统,覆盖了180个国家,2025年处理量增长了45%,越来越多的跨境交易开始绕开SWIFT。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巴西推出人民币计价铁矿石期货,这些操作都在挖美元霸权的墙角。 有人可能会说,美元还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占比57%呢,一时半会儿垮不了。这话没错,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多元化外汇储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1.9%涨到了2024年的4.5%,成了第四大支付货币。 更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开始用本币定价,石油、铁矿石、粮食这些硬通货,以前只能用美元买,现在可以用人民币、雷亚尔、卢布等货币结算。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咱们的金融市场深度和开放度还不够,CIPS系统和SWIFT比起来还有差距。 但只要咱们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扩大本币结算的朋友圈,假以时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肯定会越来越高。 美国现在越是折腾,反而越加速了美元霸权的衰落。毕竟,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谁也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总的来说,本币互换和贸易本币结算协议的扩大,是全球经济多极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国追求金融自主的必然选择。美国再怎么慌,再怎么折腾,也挡不住这个趋势。
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从东盟十国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7-20 16:06:4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