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谈不拢,卡尼转身捅刀中国,最想要的东西,被中方拱手送人。 作为七国集团成

经略简料 2025-07-22 14:14:02

和美国谈不拢,卡尼转身捅刀中国,最想要的东西,被中方拱手送人。 作为七国集团成员国的加拿大,目前正在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双重压力。 一边是频频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邻居,另一边是决心不容侵犯的东方大国。 在这场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加拿大总理卡尼的每一步棋,都像一场代价高昂的赌注。 首先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争端。 由于美国要求提高关税,加拿大一开始还试图反击,但此举明显激怒了川普。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特朗普政府干脆把底牌都亮出来了,从八月开始,加拿大对美产品征收35%的关税,其中包括铜产品,最高可征收50%的关税。 这记重拳目的明确,就是要通过极限施压,逼加拿大尽快在谈判桌上让步。 可就在和美国掰手腕、自身难保的时候,加拿大政府却掉转枪口,瞄准了中国。 本月,卡尼总理于一家钢铁厂车间内宣称,将针对中国钢材采取更为严苛的举措。 自七月下旬起,凡包含中国冶炼及铸造成分的钢材,均将被征收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 这还没完,卡尼政府还大幅收紧了非自贸协定国家的钢铁进口配额,规定中国今年的钢铁出口量不得超过去年的一半,超出部分将面临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这番操作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因为在这些严苛规定中,美国获得了完全豁免。 这意味着,即便是经美国转口的中国钢铁,到了加拿大也无需缴税;而美国自己的钢铁,更不受配额减半的限制。 中国的产能过剩不过是一个借口,他们的真实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给美国一个“投名状”。 与此同时,这一举动也被视为加拿大为了保护自己,因为它害怕美国的贸易壁垒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过剩钢材被倾销。 我国商务部一眼看穿了其意图,在本月18日直接点明,加方此举是在“祸水东引”,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 不过,加拿大可能没料到,中国的反制来得如此之快,也如此精准。 事实上,从三月份开始,中国就开始对加拿大出口的诸如油菜籽、豌豆等农业产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而就在卡尼宣布制裁中国钢铁的同一天,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到访中国,两国随即宣布将达成一项重要协议:中国准备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重启一项冻结了五年的贸易。 此招,恰似直击加拿大之软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加拿大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油菜籽供应商,其份额曾高达60%以上。 现在,中国等于把加拿大最眼馋的这块蛋糕,直接递给了澳大利亚。 尽管短期内澳大利亚的产量或许难以完全替代加拿大,但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中国的选择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市场行为,更是一种清晰的战略表态,是对加拿大一系列限制措施的有力回击。 钢铁与菜籽的交易,清晰地映照出加拿大经济的痛点。 它的钢铁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美国一关门,产业就岌岌可危;而它的农业,尤其是在油菜籽这类核心作物上,又极度依赖中国的庞大需求。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卡尼政府似乎选择了牺牲对华关系,来保全国内的钢铁产业。 而对于一个资源型经济体来说,这道“关税盾牌”实在太过单薄。 随着美国市场的萎缩,中国的订单被转移,加拿大经济天生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曾说,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就业。 如今,随着中国订单的流失和关税壁垒的加剧,加拿大的农民正实实在在地面临着破产的威胁。 或许唯有到了那个时候,卡尼方可真正洞悉,寄生于单一霸权之下的代价是何等的沉重。 澳大利亚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它用务实的外交换回了真金白银,给加拿大上了一堂再明白不过的课: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真正的经济自主,不是来自对某个霸权的盲从,而是建立在多极协作与独立自主之上。 那么加拿大将何去何从?是继续在两个大国之间走钢丝,还是痛定思痛,寻找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这不仅攸关加拿大的经济前景,更决定了其在全球舞台上最终将扮演何种角色。 参考资料:和特朗普谈不拢,加拿大居然转头“捅”中国一刀…|观察者网 加拿大宣布对含有中国钢铁成分的产品加征关税,商务部回应|中国新闻网 加拿大学者:美加征关税缺乏理性 加方应促进贸易多元化|中国日报网 英媒:中国或将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接近达成协议|观察者网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