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吵翻了!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美媒总结了两个关键原因。 从新鲜出炉的数据看,5.3%的增速不仅完成了官方目标,也超过了外界此前的普遍预测,这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缓、局部贸易摩擦加剧、国内房地产持续调整的背景下实现的。 这份成绩单背后的“秘诀”其实没那么神秘,就两点:外贸出口的韧性,不断恢复的内需消费。 这两项支撑着上半年中国经济在不确定性中稳住了脚跟,也成为外媒反复讨论的焦点。 今年上半年,各种头条里出现最多的词正是“出口加速”,尤其从三月份起,中国出口开始扭转前几月的平淡,6月单月同比增长达到5.8%,不仅超出业内预期,还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结合上半年的出口总值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韧性远超许多人的想象,一些重要出口行业表现尤其突出,比如装备制造、电子和新能源等领域继续在国际市场占据明显竞争力。 外媒评价说,在全球消费复苏步伐不均、贸易政策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能有这样的表现很不容易,靠的是企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 和去年比起来,今年的外贸市场结构优化更加明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快速增长,据相关报道,今年上半年与这些地区的贸易总额已大幅提升,占整个对外贸易比重过半。 出口市场更加多元,也为整体外贸增长筑牢了底盘,也让外部冲击的影响被削弱了不少。 去年下半年开始,内需回暖的迹象就比较明显,进入2025年,官方和外媒的数据都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这个数字虽然不算惊艳,却是实实在在的企稳回升。 服务业方面亮点明显,比如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消费都有两位数的增幅,大家的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突出。 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双提升”也功不可没,背后是政府出台的多重促消费政策起到明显效果,比如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更新,以及对居民收入的持续改善。 中国上半年工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依然很快,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继续领跑,工业生产整体韧性增强。从官方数据和外媒梳理的逻辑看,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和智能升级转型步伐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全球需求有波动,中国整体工业表现依然坚挺。 当然,数据背后也隐含了一些风险因素,比如有专家提醒,外部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下半年部分订单或许受影响。 国内的房地产调整、地方债务、就业结构压力也需要更长时间去消化,如何进一步稳住居民收入、提振家庭消费信心,仍然是宏观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不过,全球很多机构依然看好中国经济中速增长的潜力,自信源于产业链韧性和持续政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外部对中国经济的评价也在微妙变化,出口和消费的协同发力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消费市场中的地位更坚实,对于全球经济环境,很多跨国公司上调了今年中国区的预期——不仅考虑到出口行情,更多是看中消费市场的广阔空间和持续升级动力。 展望未来,若政策持续优化、结构调整如期推进,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趋势或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分量也有望逐步提升。 信息来源:央广网《外媒热议中国经济“半年报”:增长超出预期,外贸韧性凸显》
外媒吵翻了!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美媒总结了两个关键原因。 从新鲜出
修竹崽史册
2025-07-22 14:48: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