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婚礼,跟我小时候看到的真的变化太大了! 有些年轻人办复古中式婚礼,把排场做得很大,给人一种极奢的感觉,这样的婚礼不是平民百姓能办得起的。 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据说因为我长得比较可爱,脸圆嘟嘟的,村里人结婚时我和我堂弟多次被请去翻床,一个人在床头翻一个跟斗到床尾,一个人在床尾翻一个跟头到床头,这是新娘入洞房的开始。 普通人家的婚礼,没有八台大桥,没有凤冠霞帔,有的只是实在与简约。 当年的婚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伴娘和伴郎团。过去交通工具有限,人的活动范围也有限,这也影响了人的交际范围,婚礼就成了年轻人找对象的一个关键机会,新娘甚至会把村里适龄的女性全叫上,组成一个可达二三十人的伴娘团,男方这边也不吃亏,村里单身小伙都可以来参加,那场面超级热闹。吃完席后,这宠大的伴娘伴郎团都会集中到一起,场面那叫一个热闹!但大家都算彬彬有礼,基本都是男的坐一边,女的坐一边,我是小孩,大人早早把我拉走了,具体里面干嘛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能不能找到对象,就各凭本事了!所以两个村之间一但有人结婚,很快就出现第二对第三对都是很正常的。正因为有这种特殊的关系,经常有某几个村之间,关系特别紧密,基本家家户户在其它村都有亲戚。 所以村里有人结婚,那些单身的小伙都是主动来帮忙的,报酬就是耳朵上夹支烟,不像现在整包发,就发几支。 传统婚礼还有一个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有一个好事婆,这个好事婆自己要家庭幸福,还要口舌伶俐。新娘一进村就由好事婆领着,直到新娘入洞房,每一步,好事婆都要说一句吉利话,很多人围观婚礼,也是看好事婆的应变能力强不强,表现好的好事婆可以给婚礼增添无数的乐趣。 过去结婚也是有婚嫁的,新娘结婚前三天是不出门的,家里的晚辈第二天要给新娘端洗脸水。第三天或第五天新郎要陪新娘回一次娘家,从娘家回来后,这婚也算结完了,新娘新郎也要开始过正常的生活,该干的家务,该下地干活,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1999年,江西一位年轻人卖掉了加油站,用钱在北京郊区买了600亩地,赚了
【8评论】【6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