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从东盟十国

柳淮蕊 2025-07-23 02:17:52

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从东盟十国到中东六国,再到现在的32个国家,咱们的本币互换和贸易本币结算协议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规模都飙到4.5万亿人民币了。 这本币结算简单说,就是中国跟这些国家签了个“货币互换协议”,双方央行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和对方国家的货币进行兑换,不用再通过美元当“中间商”。 比如土耳其央行,就能拿里拉直接换人民币,用来买咱们的商品或者投资。 这协议可不只是“借钱”,它还包括建立人民币清算行,让企业和金融机构用本币结算更方便。 就像土耳其今年6月续签协议后,直接在当地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企业跨境转账就跟咱们国内支付宝转账一样快。 咱中国就是这协议的主要推动者,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咱们就开始跟各国签这种协议,目的就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让国际贸易更稳定。 最近这半年,中国动作尤其频繁:5月跟巴西续签了1900亿元人民币的互换协议,7月又跟埃及签了金融合作备忘录,推动本币结算和数字货币合作。 这些协议都是双向互利的,既帮其他国家降低汇率风险,也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我们的政策对世界各国来说,好处可不少,首先是省去了汇率波动的麻烦,以前用美元结算,汇率一天一个样,企业利润跟坐过山车似的。 现在用本币结算,价格锁定,风险全没了,就像印尼的企业跟中国做贸易,以前得先把印尼盾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现在直接用本币结算,两次换汇的成本都省了。 中印尼的本币结算框架启动后,2024年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长24%,交易量增长51%。 其次是降低交易成本,以前用美元结算,银行手续费、跨境转账费一大堆,现在直接本币交易,费用能省一半以上。 土耳其的企业就尝到了甜头,续签协议后,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加快。 对咱们的外贸商来说,省下的钱更是实实在在,洛阳有家中德重工,跟阿联酋客户签合同后,对方直接用人民币付款,一笔482万的订单,要是换成美元结算,光汇率波动就能损失好几十万。 这些钱省下来,企业就能投入研发或者扩大生产,竞争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我们推动的本币结算,对美国的冲击可不小。 毕竟美元霸权靠的就是石油美元体系,和全球贸易结算地位,以前各国做贸易都得用美元,美国就能通过加息、降息收割全世界。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一放水,新兴市场就通胀;一加息,新兴市场就资本外逃,债务危机。 现在本币结算国家多了,美元用得少了,美国的“镰刀”就不好使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被美国冻结外汇储备后,直接跟中国用人民币结算能源,美国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美元霸权能收割财富,就是靠“印钞 - 投资 - 贬值 - 收割”,美国印美元买全世界的资产,等美元贬值了,再低价买回来。 这种套路玩了几十年,现在各国都看透了,所以都想摆脱美元依赖,现在本币结算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元地位肯定受影响。 以前美元占全球贸易结算量的80%以上,现在已经降到60%左右,而且还在加速下滑,像东盟国家,通过本地货币结算框架,区域内贸易用本币的比例已经超过30%。 中东国家也在行动,沙特、阿联酋跟中国签了本币互换协议,石油交易开始用人民币计价。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美元霸权正在慢慢被瓦解。 东盟国家想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避免被美国货币政策“牵着走”,中东国家想摆脱石油美元绑定,确保能源贸易安全。 这些国家都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一种结算货币,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对此美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最近他们推出了《GENIUS法案》,强制稳定币100%锚定美元或美债,想通过数字货币巩固美元地位。 稳定币虽然能暂时稳住美元,但监管漏洞大,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国际清算银行都警告,稳定币可能削弱货币主权,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也担心它的稳定性。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内债务已经超过35万亿美元,老百姓对美元信心下降,精英阶层却还在维护美元霸权,这让美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 反观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咱们不仅签本币互换协议,还建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现在已经覆盖182个国家和地区。 外汇局最近又推出便利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试点,允许跨国公司直接在银行办理资本项目变更,时间缩短一半。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企业更方便地用人民币结算,促进全球贸易公平化。 同时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基建,带动当地经济,这种“共赢”的思路,跟美国的“零和博弈”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格局正在悄悄改变,本币结算的浪潮就像潮水一样,谁也挡不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还在,但已经是强弩之末。 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欺负人,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合作,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大概率会走向多元化,人民币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

0 阅读: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