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怒喊:你们谁也没有资格动它! 1938年说起,那时的滕西远只有13岁,生活困苦的他在街头流浪,却因祸得福地成为了一名特殊的情报员,他以乞丐的身份在敌占区活动,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头脑,让他成功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助力革命力量多次躲过敌人的搜捕,莱东县大队的同志亲切地称他为“小眼睛”,这个绰号背后,是一个少年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1940年的一场恶战说起,15岁的滕西远已经成长为一名战士,在日军对莱芜发起进攻时,他表现出超乎年龄的勇气,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弹药耗尽,却并未退缩,面对敌人的白刃攻击,他临危不乱,灵活运用战术,最终成功制服了对手,这场战斗让廖容标刮目相看,破例赏赐了一把匣子枪,这成为了滕西远军旅生涯的第一件珍贵收藏。 1947年,已经成为炮兵连长的滕西远,在一次例行巡查中遭遇了更大的挑战,他和战友发现了数百名敌军正在秘密集结,情况危急,撤退不是选择,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他们巧妙利用地形优势,制造出重兵压境的假象,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投掷手榴弹,发出喊杀声,这场智取战役最终以全歼敌军告终,消息传到粟裕将军耳中,他亲自将自己的配枪赠予滕西远,以示嘉奖。 这两把手枪,见证了滕西远从懵懂少年到战功赫赫的老兵的蜕变历程,它们不仅是军功章的象征,更承载着那个火热年代的革命记忆,每一道擦痕,每一处磨损,都记录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当1996年的禁枪令颁布时,这两把枪的特殊性得到了官方认可,它们的撞针和膛线已经被处理,失去了杀伤力,但保留了历史见证的价值,这个特殊的处理方式,既尊重了法律,也保护了一位老兵珍贵的革命记忆。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2021-06-29——《烽火硝烟无所惧 坚定不移跟党走》
他是被载入中国正史的唯一一名乞丐!1888年,山东一名乞丐,乞讨29年,置田23
【98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