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最大的成果不是拖垮了俄罗斯,也不是击碎了乌克兰,更不是让美国赚了战争财,而是让德国摆脱了束缚。 二战后德国签了不少条约,军队人数限34万,禁产进攻性武器,像坦克飞机啥的。这些来自凡尔赛延续和两德统一协议,为防德国再闹事。2022年俄乌开打,德国借维护欧洲安全的名义,开始超这些限。2023年决定派装甲旅去立陶宛,这是战后头回海外永久基地。2025年4月1日,45装甲旅在维尔纽斯正式激活,当时部队规模150人,到年底计划加到500人,2027年满员5000人。这旅包括坦克和步兵单位,驻扎在鲁德宁凯和鲁克拉营地。 欧盟国家买武器援乌,德国军工企业订单爆棚。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弹药和装甲车,股价从战前涨超260%,利润翻倍。工厂加大产能,供应乌克兰前线需求。美国调整驻欧部队,2020年计划撤1.2万从德国,2025年讨论再减1万,转东欧。这让德国在北约话语权大增,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 这些变化让德国军队从纯守转攻,逐步甩掉历史包袱。说白了,战争逼德国醒了,国防不能老靠别人。战争打到第三年,德国援乌规模继续扩。2025年承诺104亿欧元军援,包括导弹和无人机。国防预算升到GDP 3.5%,从2025年950亿欧元,到2029年1620亿欧元。宪法改豁免债务上限,资金买F-35战机和防空系统。军队目标2031年扩到20.3万人。 朔尔茨任期2025年2月结束,因为联邦选举2月23日,弗里德里希·默茨领保守党CDU赢了,组新政府。默茨上台后,继续推国防扩军,在立陶宛主持旅激活仪式。德国通过这些,逐步拿回军事自主,在北约当核心,彻底脱战后枷锁。军工企业继续赚,军队实力上台阶,但也面临经济压力和国内争议。说到底,这战争让德国重塑国防定位,不再是老样子。 德国军援乌克兰总超200亿欧元,2025年还计划加码。北约东翼加强,德国领头建多国部队。默茨政府强调对俄威慑,买更多美式装备。军队招兵难,但目标203,000人不变。美国部队虽有撤计划,但短期没动,德国填空位。些发展让欧洲防务更独立,德国从配角变主角。但挑战在,预算挤压民生,民众有意见。军工增长拉经济,但就业和技术转移慢。整体看,德国借战争机会,国防上台阶,影响力涨。 德国计划建欧洲最大军队,2025年后投资继续。立陶宛基地扩建,训练多国士兵。援乌包括豹坦克和Iris-T系统,已交付上百辆。军费涨刺激企业,莱茵金属年产弹药翻倍。选举中国防成热点,CDU承诺3% GDP军费。德国在北约峰会推新计划,协调盟国资源。这变化根源俄乌战争,德国摆脱束缚过程还在继续。
俄乌战争,最大的成果不是拖垮了俄罗斯,也不是击碎了乌克兰,更不是让美国赚了战争财
古往奇趣角
2025-07-23 17:54:1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