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慈禧亲自下令,处死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年仅5岁的儿子,必须剐满3000刀。但刽子手刚剐了两刀,孩子便晕死过去。有人求情,结果慈禧慢条斯理地说:“先收监,养大了慢慢剐。”
1863年的大渡河边儿,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被清军团团围住了。
他为了给跟着自己打仗的弟兄们寻一条活路,硬着头皮放下家伙,答应投降。
谁知道清军翻脸比翻书还快,立马就把那些缴了械的太平军兄弟砍了个七七八八。
石达开气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破口大骂清军背信弃义。
消息传到京城慈禧太后耳朵里,她可高兴坏了,马上拍板:石达开这反贼得上大刑,凌迟处死!
这凌迟是啥?那是清朝最吓人的刑罚,活活在人身上割三千刀,还得保证最后一刀下去才能咽气。
石达开不愧是条硬汉子,刽子手一刀接一刀割下去,愣是没听他哼唧一声。
围观的百姓都偷偷竖大拇指,说他是真英雄。
这话让慈禧知道后可不得了,在她眼里,石达开就是个搅和大清太平的罪魁祸首,老百姓怎么能向着反贼呢?她决定狠狠整治石达开的家人,杀鸡给猴看。
石达开的家跟着倒了血霉。
清军紧赶慢赶,把他老婆孩子爹妈都逮了起来。
他媳妇儿没能扛过清军的糟践,惨死在牢里,年迈的父母也被当场杀害。
只剩下一个年幼的娃娃石定忠,才五岁啊,也被关进了黑牢子。
慈禧发了话:这娃子虽说小,也是反贼的种,不能便宜了他,也判凌迟!
可对一个五岁的娃娃动手,刽子手心里也打颤。
刚割了两下,石定忠就疼死过去了。
监斩的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上折子求情,说还是直接给个痛快吧。
慈禧老佛爷坐在紫禁城不紧不慢地说了句:“急啥?年纪小受不住大刑,那就养结实了慢慢来,说三千刀就三千刀,一刀都不能少!”
这话真应了那句“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从那以后,石定忠就过上了地狱般的日子。
隔三差五被拖去行刑几刀,等疼晕过去,狱卒就给他上点草药养伤。
养出点新肉,过不久又得挨刀。
一年又一年,他就这样在无尽的折磨中撑了九年,九年间真可以说是在油锅里煎熬。
他爹石达开拼了命想给子孙后代创个太平日子,哪想到儿子落得如此田地。
也难怪石达开砍头前眼睛都不眨一下。
看看清廷对一个五岁孩子干的事,那股心狠手辣的劲儿,换成谁谁不寒心?谁不觉得造反有理?老话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清廷自个儿倒行逆施,可不就逼得石达开这样有骨气的人豁出命去?想砸烂一个吃人的旧世界,难啊,可没有像石达开这样的人前赴后继地去搏,这世道哪能有丁点儿的改变?
说到底,石达开父子这桩惨事,就是晚清腐朽黑暗的一个血淋淋的注脚。
慈禧这号人只顾着用狠招吓唬人,却不想想为啥那么多老百姓愿意跟着太平军拼命。
老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清廷对自己老百姓这么狠毒,它自个儿后来被推翻也就一点都不冤了。
说到石达开,现在提起他的人还真不少。
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隔段时间就搞点活动讲讲太平军的事,石达开的故事是重点。
好些搞历史的专家也不断研究这段儿,有本叫《近代史研究》的学术杂志在2024年登了一篇大文章,把清朝后期这些骇人听闻的刑罚掰开揉碎了研究,点名说石达开父子的案子最能说明清朝官府草菅人命到了啥地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几年也在整理当年清军的审讯记录和刑部档案,打算把石达开案子的完整卷宗给公开出来,让大家伙儿都能看清楚这段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