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写下“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来自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父亲夏绍范18岁中举,官至三品;母亲陈云凤更是光绪皇帝钦封的诰命夫人。 1928年3月的武汉,寒气还没散尽,刑场上的夏明翰提笔写下那首传遍天下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写完把笔一扔,昂首挺胸赴死,那年他才28岁。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句“后来人”真成了他家的写照,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弟弟、妹妹、外甥,一个个跟着他的脚步牺牲,一家五口,全成了革命英烈。 夏明翰老家在湖南衡阳,家里可不是普通人家,祖父夏时济是当地有名的绅士,肚子里有学问,教孩子特别严,总说要做“书香门第”的后人。 老爷子做官几十年,有个怪脾气,谁来送礼办事,他不仅不收,还会当面骂人家看不起他。 那时候官场贪污成风,他却一分外财不沾,卸任后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只能租房子住。 父亲夏绍范年轻时去日本留过学,见过外面的世界,回来后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做地方官时总想着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是个脑子活、肯进取的人。 在这样的家里长大,夏明翰从小听的都是家国大义,但真正让他心里的火苗烧起来的,是亲眼看到的世道。 那时候列强在中国地盘上横行,军阀打过来打过去,老百姓日子过得像黄连一样苦,他在学校里接触到新思想,慢慢明白:光靠家里教的那些道理救不了国。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跟着学生们上街游行,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后来他去了长沙文化书社做事,那地方是毛主席他们办的,专门卖进步书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这里,夏明翰像找到了指路明灯,毛主席、何叔衡这些人经常来书社,跟他聊怎么才能真正救中国。 听着听着,他心里越来越亮堂: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的路,中国才有救。 1921年,经毛主席和何叔衡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他不光自己干革命,还拉着弟弟妹妹一起,四弟夏明震、七弟夏明霹那时候还小,他就把他们带进湘南学联,带着他们去街上发传单、演讲,跟反动派对着干。 妹妹夏明衡在长沙读书,他就给她寄进步刊物,写信教她怎么发动妇女搞运动。 后来,他亲自介绍夏明震入党,还把夏明震、夏明霹送到广州和武汉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让他们跟着毛主席学怎么组织农民闹革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处都是白色恐怖,共产党人被到处抓、到处杀。 夏明翰却一点不害怕,照样在武汉街头搞地下工作,直到1928年被叛徒出卖,关进了监狱。 敌人用高官厚禄引诱他,用严刑拷打折磨他,他眼皮都不抬一下,临刑前写下那首就义诗,算是给反动派的最后回答。 他牺牲的消息传回家,家里人没被吓倒,反倒更坚定了,四弟夏明震在湘南暴动中负责指挥农军,跟敌人激战的时候中弹牺牲,才21岁; 七弟夏明霹在组织农民起义时被叛徒出卖,被捕后宁死不屈,死的时候才20岁; 四妹夏明衡在长沙搞地下工作,被敌人盯上后一路追捕,最后为了不被活捉,跳进了河里,牺牲时26岁。 连他大姐的儿子邬依庄,那时候还是个半大孩子,听着舅舅姨妈们的故事长大,心里早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后来红军路过家乡,19岁的邬依庄二话不说就参了军,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中弹牺牲了。 一家五口,最大的28岁,最小的19岁,全为了革命丢了性命。 他们家能出这么多英烈,跟家里的风气关系很大,祖父虽然是封建绅士,却有股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硬气;父亲留过洋,知道世界大势,总跟孩子们说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母亲陈云凤,那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丈夫去世早,她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不光要管吃管穿,更要教他们怎么做人。 她自己就很有见识,做衡阳县议员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说:“现在中国这烂摊子,军阀混战,老百姓活不下去,只有共产主义能治好!” 这话在当时多大胆?果然,没多久就被人撤了职,可她一点不后悔,照样在家里给孩子们讲岳飞、戚继光的故事,教他们要爱国、要担当。 孩子们搞革命,她不光不拦着,还主动帮忙,有一次日本水兵在长沙杀人,孩子们组织游行,她都抱病跟着上街; 反动派搜捕共产党人,她就把家里当成秘密联络点,好几次帮着藏人、传消息。毛主席后来都夸她:“夏明翰有一个好母亲!” 现在时代变了,不用再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后来人”的责任一点没轻。 先烈们用命换来了民族解放,我们这些“后来人”就得接着干,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才对得起他们当年喊出的“只要主义真”。
谁能想到,写下“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来自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父亲夏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7-24 11:00:12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