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志愿军虽然已从朝鲜秘密撤出了大部分,但留驻的部队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7-24 11:07:05

[太阳]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志愿军虽然已从朝鲜秘密撤出了大部分,但留驻的部队仍有50万人以上,因为美军也没有全撤,志愿军保持一定兵力和战力,可以有备无患。 (参考资料:2023-01-03 河北共产党员网——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离始末) 1953年7月,板门店的一纸停战协定,为历时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画上了句号,然而,百万志愿军将士并未就此凯旋,而是在朝鲜半岛又驻守了五年,直到1958年10月才全部回国,这五年,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但和平远未到来,协定写明,三个月内应召开政治会议,商讨所有外国军队撤离及朝鲜的和平问题。 可谁知,由于美方的阻挠,会议未能如期举行,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依旧,违反协定的事件时有发生,和平只是一张脆弱的窗户纸。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嘴上谈着和平,行动却很诚实,1953年10月,美国与韩国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将大量美军永久性地留在了韩国。 次年4月的日内瓦会议上,美方再次对撤军与和平统一问题表现出缺乏诚意,谈判毫无进展,说白了,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和平的朝鲜半岛。 正是在这种微妙的对峙中,驻朝志愿军接到了总部的特殊命令:身份由“战斗员”转为“和平建设员”,这支曾经的战斗力量,将建设祖国的热情,倾注到了帮助朝鲜人民战后重建上。 他们挽起袖子,填平了战争留下的无数壕沟弹坑,让废弃的农田重新恢复生机,他们架桥铺路,仅新建和修复的桥梁就超过1300座,从民房、学校到医院、铁路,志愿军的双手为百废待兴的朝鲜打下了重建的基础。 单在平壤一市,志愿军就承建了内阁综合办公厅、大学等超过20万平方米的建筑,这支军队,不仅能打仗,更能建设。 志愿军的援建工作卓有成效,朝鲜的重建也走上正轨,那么,撤军自然被提上了日程,事实上,中国从1954年9月起,就已分三批主动撤走了19个师的部队,另有大量特种兵部队也以秘密方式回国。 这既是释放善意,也是一种姿态,到1956年4月,仍有44万志愿军留守,作为朝鲜安全的最后保障。 随着局势进一步缓和,全面撤军的时机成熟了,1957年11月,毛主席在莫斯科与金日成商议,明确表示志愿军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是时候全部撤离了,金日成对此表示同意。 1958年2月5日,朝鲜政府率先发表声明,提议所有外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半岛,两天后,中国政府立刻响应,表示完全赞同,紧接着,周恩来总理率团访朝,与朝方达成共识。 2月19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在1958年底前分批全部撤离,中国的这一主动姿态,无疑将了美国一军。 撤离行动从3月中旬正式开始,分三批进行,有条不紊,第一批8万人,于3月至4月撤离;第二批10万人,于7月至8月撤离。 最后一批包括志愿军司令部在内的7万人,则在9月至10月撤离,至10月26日,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 这场告别,充满了深厚的情谊,朝鲜为志愿军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送活动,金日成首相亲自设宴饯行,朝鲜各界代表将一份印有近685万民众签名的感谢信,交到了志愿军司令员杨勇手中。 撤离之时,处处是依依惜别的场景,10月25日,近30万平壤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挥泪送别,战士们与朝鲜人民紧紧相拥,彼此的眼泪浸湿了军装。 英雄们回到祖国,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10月28日,志愿军代表团抵达北京,成千上万的民众涌向车站,次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撤离,不仅是光荣使命的完成,更是新中国和平理念的一次全球宣示,主动、单方面地完成全部撤军,向世界清晰地表明了谁才是真正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一方。

0 阅读:52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