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9岁的美国华裔不顾家里反对,执意加入美军,却因洗澡忘关热水炉,被美国军官拖行到后背血肉模糊,还逼着他学"狗"爬,不久后,他就成为了一具尸体。 陈宇晖的父母是广东移民,起早贪黑,攒下不多的积蓄供他读书。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儿子放弃大学,非要去参军。 陈宇晖的回答是,“只有成为美国士兵,美国人才会尊重我。”这句话听起来悲壮,却也透露出某种被逼无奈的挣扎。 从2011年1月入伍那天开始,他就被贴上了“异类”的标签。 在训练营里,他被教官强迫用中式口音复述命令,让他模仿李小龙的叫声,甚至有人当面问他:“你是不是吃狗肉?”“你会不会用筷子杀人?” 这种刻板印象式的羞辱在美军内部并不罕见,尤其针对亚裔,更是司空见惯。 到了2011年8月,陈宇晖被派往阿富汗坎大哈哨所。他身边的美军士兵给他编了个“阿陈规则”,每天让他在碎石路上爬行,强迫他喝污水做俯卧撑,叫他“Chink”、“龙女”等种族侮辱词汇。 他不是在执行任务,而是在日复一日地忍受折磨。 9月27日那天,因为床铺没叠整齐,他被一名军官从床上扯下来,直接拖上碎石路,导致背部撕裂伤口深达2厘米。还没等身体恢复,又一道羞辱性的惩罚接踵而至。 10月3日早晨,只因为洗完澡忘关热水器,他被中士亚当·霍尔孔从铺位拽出,拖到碎石地上强行爬行。 人在地上,背上是满身伤口,周围还有士兵往他身上扔石头,口中咒骂“滚回中国”。那一刻,他彻底崩溃。 四个小时后,上午11点13分,陈宇晖从哨岗上回到宿舍,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美军最初发布的是一条简短声明,称其“因个人原因自杀”。但随着细节被曝光,全美亚裔社群愤怒爆发,多地发起抗议游行,迫使军方展开内部调查。 最终,共有8名士兵被列为涉案人,其中霍尔孔面临11项指控,包括虐待、攻击、过失杀人。 案件进入军事司法程序,掀起更大波澜。霍尔孔的辩护律师声称,陈宇晖“心理脆弱”,“经常忘记带头盔”,“有家庭矛盾”。 而陈母陈素珍站在法庭上,泪流满面地反驳:“我从没抛弃儿子,他是为了美国死的!” 2022年7月31日,审判结果公布。霍尔孔仅被认定两项轻罪成立,判30天监禁、降职并罚款1181美元。 其余7人仅收到行政处分。有检察官当场愤怒表示,这样的判决无异于放纵军中暴行。 判决引发轩然大波,美华协会主席欧阳丽姿称:“30天监禁换一条人命?这不是判罚,这是羞辱。” 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的亚裔社群发起集会,呼吁美军彻底改革内部种族歧视制度。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事发后五角大楼承诺出台“反虐待守则”,但实际效果寥寥。 有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间,美军内部亚裔士兵申报受虐案件上升了近40%,其中多数未被立案。 更令人痛心的是,陈宇晖并非孤例。2011年4月,另一名华裔士兵廖梓源同样在军中遭遇长达3小时的羞辱后选择自杀,涉事人员至今无人坐牢。 在这起案件中,问题不止在士兵的个人遭遇,更暴露了美军内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种族歧视。 即便对外宣称“多元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少数族裔士兵往往沦为军纪松散、管理失控下的牺牲品。 2025年,美军仍在宣扬所谓“零容忍政策”,但从陈宇晖案、廖梓源案等一连串事件的处理方式来看,这种表态更像是一种姿态,而非制度上的改变。 华裔士兵背负的不只是枪,还有文化孤岛里的沉默。他们试图用奉献换得认同,却在最需要保护的时候,被系统性地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这个19岁的少年,本应在大学校园里奔跑,而不是在战地哨岗上以生命作结。他的死亡,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种制度性的冷漠压垮了他。 参考资料:《华裔美兵受虐致死主嫌轻判 华裔政要怒斥判决不公》——中国新闻网
想打仗?奉陪到底!德国彻底不忍了,中国给的3件法宝够对付美国
【4评论】【13点赞】
Sunny
妈的,死了也是个孬种。要是我有这样的遭遇,二话不说,拿起枪和手雷,把欺负我的人全部干死。杀一个保本,杀两个就赚一个。自杀是最懦弱无能的。
安北星
活该
理想干掉现实
当狗就应该吃屎,不然别当狗🐶。
朋友来了有好酒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