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去年,新加坡外交专家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失误,那就是是疏远了美国商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美国把中国当成战略对手,加关税、搞制裁,全方位施压。中国那时已经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全球最大出口国,很多美国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比如波音,从1993年到2017年,在中国销售额从十几亿涨到上百亿,帮它稳住就业,避免被欧洲对手超车。通用汽车从90年代末起在中国合资,市场贡献近一半利润,逃过被日德挤压的命运。还有微软、苹果、高通、特斯拉,这些企业在华获利巨大。 可特朗普制裁时,美国企业没站出来反对,跟90年代美国试图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时不一样,那时候商界还抗议过。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在2020年书里说,中国最大战略失误就是疏远了美国商界这个支持群体。他分析,中国发展后,在知识产权上不公道,合作建厂时强要技术转让,企业模仿能力强却没严管,打官司欧美输多赢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各省市为本土企业开绿灯,不守协议,制造不公。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有点膨胀,自大傲慢,对西方官员说话不客气,让欧美人觉得中国人变了。 尽管这样,美国企业没走,因为中国市场大,利润高,但他们不再帮中国说话。马凯硕观点听起来振聋发聩,让人担心中国前途。可仔细分析,并不全对。美国企业不帮腔,不光是中国失误,两党共识要限制中国发展。中国已成竞争对手,不限的话可能超美。在华美企成本升,优惠政策到期,说话也没用。所以不帮腔是正常现象,不是最大失误。实际看,美国企业在中国还赚大钱,中国接待摩根、特斯拉、苹果高层时很重视,互动好。地方保护主义各国都有,美国对日本汽车、中国新能源车设限,围堵华为,还拉盟友一起。中国没像美国吞并法国企业、强卖TikTok,在华美企舒服多了。 竞争到这步,适度保护本土产业没错,不然让美资横行,就危险了。中国不像新加坡小国那么依赖外资,得平衡自家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确实起步晚,但一直在进步,有立法,设立法院,违规越来越少。比起发达国家,几十年对几百年,不公允。但中国从模仿到创新,法律手段解决,差距在缩小。自信增强是事实,网络上有些人觉得中国能跟美国平起平坐,军事经济都行,眼里没别人国家。可客观看,中国经济总量近美国,但人均、军力、生活水平还有差距,不能自欺欺人。 中美博弈会持续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不是谁意志转移,老大打压老二,全方位进攻,从经济制裁到政治孤立。李光耀父子评论过,新加坡研究中美多。特朗普上台,制裁风风火火,提高关税,打击中国。但中国不是二三十年前,已经是强国。
就在刚刚日本首相宣布了!8月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打算取消"终战纪念日"发表
【28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