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评价刘少奇四个字,评价彭德怀三句话,评价主席的很特殊 薄一波这个人,说起来挺接地气的,他1908年出生在山西定襄一个普通人家,原名叫薄书存。从小就聪明,1922年考上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在那儿接触到进步思想,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他才17岁,就开始搞学生运动和地下活动。1931年,他在北平组织兵运时被国民党抓了,关进草岚子监狱。监狱里条件差,但他和其他同志坚持学党的文件,讨论时事,互相鼓劲保持斗志。1936年春天出狱后,他马上投身工作。 那时候刘少奇在华北领导活动,薄一波读了刘少奇的文章,搞懂了很多革命策略问题。出狱没多久,他收到阎锡山的邀请去山西搞抗日救亡,但他先是婉拒了。后来刘少奇派人传话,说这是建统一战线的好机会,他才同意去太原。到那儿后,他严格按刘少奇的指导,改组牺盟会,制定行动计划,吸收进步青年加入。抗日战争爆发,他领导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山地布置阵地,击退日军进攻。刘少奇的指示让他的工作更有方向。 1943年,他当上中共太岳区委书记,去延安汇报工作。毛泽东听了后称赞他,说他以少数人团结了多数人,实现了把山西作为全国抗战战略支点的构想。这段经历让他在党内站稳脚跟,继续为革命出力。抗日时期,薄一波的贡献主要在山西,他创建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还当了太岳军区政委。这些组织吸收了很多进步青年,训练他们军事技能,为抗日储备人才。1939年,他领导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合作,粉碎了阎锡山的叛变阴谋,实现了两军的合并。这背后是无数革命者的努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决心。 薄一波和彭德怀的接触也多在抗日时候,彭德怀率八路军去山西沁县视察,两人交换军事经验。彭德怀用简单方式讲解战术,薄一波认真学。1959年,他们在湖南军工厂又见面,彭德怀问农业情况,薄一波汇报田地作物,两人交换意见。彭德怀作为军事家,领导了很多战役,他的品格坚韧不拔。薄一波后来评价彭德怀,就用了三句古话,概括了他的大丈夫形象。薄一波自己也从这些交往中获益,继续推动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当了财政部部长,负责经济恢复,审阅报表,讨论政策,稳定财政基础。毛泽东多次指导他的财政工作,赞扬他和陈云控制通胀的成绩,比作淮海战役的胜利。这让他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为国家建设出力。 延安时期是薄一波关键阶段,1943年他去那儿,第二天就去枣园见毛泽东。毛泽东亲自接待,问山西工作细节,薄一波汇报统一战线和抗日进展,提了几个疑问,毛泽东耐心解释,谈话足足八小时。毛泽东肯定他的表现,说他是可靠干部。1945年党的七大上,有人质疑薄一波资格,因为他坐过牢。毛泽东在会上反问,为什么不能当选,强调他在狱中坚持斗争,是忠诚党员。薄一波就这样当选中央委员,继续贡献力量。毛泽东对他的支持,让他更坚定信念 。薄一波根据毛泽东建议,抽时间学哲学,提高理论水平。这段互动,让他视毛泽东为导师。薄一波后来回忆,说自己和刘少奇、彭德怀都是毛泽东的学生,毛泽东对个人发展和党的事业发挥关键作用。他认为毛泽东对中国有两大贡献:领导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影响持久。薄一波预言,随着时间推移,毛泽东地位会越来越高,人们会更认识到他的思想价值。这些看法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体现对毛泽东的敬重。 1986年,薄一波快八十岁,去南方调研,顺路参观几位领导人的故居。先去彭德怀故居彭家围子,他写下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概括彭德怀的坚毅品格,像大丈夫一样屹立。接着去刘少奇故居花明楼,他写四个字:浩气长存,赞扬刘少奇的革命气节,永不消逝。刘少奇早年指导薄一波去山西工作,推动统一战线。刘少奇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他的精神通过这四个字流传。 最后去毛泽东暂住地滴水洞,秘书问看法,薄一波沉思后说,小平同志讲得对,没有毛泽东,党还在黑暗中探索;自己和刘少奇、彭德怀都是毛泽东的学生。毛泽东对大家个人发展和党的事业,都起关键作用。他还回忆毛泽东教他挤时间学哲学,提醒知识是工作基础。薄一波调整习惯后,素养提升。他评价毛泽东最特殊,花了三天时间思考,才下笔。薄一波认为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会越来越高,因为时代发展,人们会认识到他的思想伟大。这些评价承载着薄一波的人生转折和感激。 改革开放后,薄一波复出当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他参与经济政策制定,审阅改革方案,推动工业调整。1982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陈云为主任,他协助处理事务,召开会议,选举新一届委员会。中顾委十年间,他多次去特区考察,询问生产情况,强调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1992年,中顾委完成任务,不再设立,他同意,向老同志致敬。
薄一波评价刘少奇四个字,评价彭德怀三句话,评价主席的很特殊 薄一波这个人,说起来
冰封万里行者孤
2025-07-24 21:13:25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