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记录下的罪行,永远也洗不白】衣服沾上了血,可以洗白;而照片所拍下的罪行,永

乌鸦火堂说 2025-07-25 16:17:32

【照片记录下的罪行,永远也洗不白】衣服沾上了血,可以洗白;而照片所拍下的罪行,永远也“洗”不掉。 电影南京照相馆 强烈推荐,不仅仅因为这个题材,更在于故事和人物塑造的优秀。 该片的叙事很有特色——从大写小,由小见大。它聚焦历史大环境下的小人物,通过微观视角呈现宏观历史事件的横切面。​ 每个人物,一开始都是基于自我求生本能而聚在一起,再从角色自我遭遇、耳濡目染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以及那一张张照片定格下的罪行逐步递进,三层线索环环相扣且相互映射,从而一点点的构建出角色的弧光,最终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角色,由他们的故事还原出整个屠城血证。 正是这样递进的线索逻辑,由角色的命运建立起强大的剧情张力,也完成从微小到宏大的情绪积累,使得民族情绪+家国情怀与叙事+角色塑造紧密结合,主旋律电影的格式都消解在了真实可信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之中,让电影的主题异常鲜明。 电影的很多细节也非常出色。 所有的线索,来源于一张张照片。 这是一个比较形象化的设定。洗照片会用到显影液,会把所拍下来的显示在相纸上。为什么要拍照?是为了记录日军占领南京的“壮举”,再从中选择出适合公开的照片。然而显影液是“公正”的,会显示出所有内容,选择什么样的照片,成为串联线索的主线。 都说人性是复杂的,“复杂”在什么地方?也在于他们的选择。 片中的几位主要角色,很多都是有着各自缺陷的小人物,有逃兵、也有投降派。 比如王传君饰演日本翻译官王广海,是一个为了活命与侵略者合作的人,他面对同胞被杀表现的比较木然,但他没有捅破苏柳昌的谎言,也没有把枪给正在跟宋存义(周游)搏斗的日本人,能看出他的内心也是复杂的。 他的妻儿最后在河边人群中被集体屠杀,他知道吗?个人理解他当时是不知情的,但下一幕,妻儿的通行证出现在他身上,那时候他应该已经知道了妻儿遭遇不测,才会有随后举动。 人性虽复杂但有底线,能让所有人做出自己选择。 那些为了生存换来的通行证,变成了能把罪恶证据传递出去的关键。 原岛大地饰演的日本摄影师,一开始他一直表示自己只是个摄影师,从而制造出一个“善良”人设的假象。 到了最后才会发现,他不是善良,只是胆小而已,用虚伪的善良让对方替自己做事,再用别人的手杀掉对方,日本军官所写的“仁义礼智信”几个字是莫大的讽刺。 有一个细节,他连剖腹的勇气也没有,那一刀下去根本没有命中要害,还要依靠军官补枪。 刘昊然饰演的苏柳昌,真实身份是一名邮递员,一开始为了活命才不得不冒充照相馆的学徒。但邮递员的特征,就是会跑遍南京城,正因为在相片中看见了一幕幕曾经熟悉的地方变成断壁残垣、血流成河,才让他的内心和动机一点点的变化。 在极端环境下,每个人的视角都是片面化的,但小小的照片会让他们知道整个事件的全貌。所以他们不会跟恶魔做“朋友”。照相馆幕布墙的片段,呈现了祖国大好河山,最后一幕停留在了万里长城,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电影在情感和镜头处理上非常克制,没有什么过激的场面,但整体给人的感受是非常沉重后劲儿很大,却也更加清晰感受到,那些曾经遭遇的苦难,如今都化作自强的力量。 相机的快门与枪的扳机也构成了一层呼应,相机会记录日寇屠杀平民的罪恶,也会记下恶魔被枪决的瞬间,还在于相机在什么人手里。 那一张张照片,会曝光恶魔的真实嘴脸。在不能见阳光的暗房里,让那些不能见光的照片重见天日。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