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到空军部队视察工作,忽然毛主席对刘亚楼说“向我敬个礼”,刘亚楼

优优谈过去 2025-07-26 11:16:57

1952年,毛主席到空军部队视察工作,忽然毛主席对刘亚楼说“向我敬个礼”,刘亚楼虽疑惑,但还是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接着主席的几句话,让刘感动脸红。[凝视] 1952年春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正在北京西郊机场处理日常公务,作为新中国空军的首任司令员,他肩负着从零开始建设人民空军的重任。 这一天,毛主席来到空军司令部视察工作,当时正值全国开展“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各级干部都在接受严格的廉政检查。 刘亚楼迎接主席时,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位高级将领的着装,刘亚楼身高一米八三,军装笔挺,但细看之下,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处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亚楼同志,给我敬个礼。”毛主席说道。 刘亚楼立即举手敬礼,就在这个动作中,磨损的袖口向上滑动,露出了里面衬衣上密密麻麻的补丁。那些细密的针脚和已经起毛的补丁边缘,在众人面前一览无余。 毛主席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好!手握重金,衣服却打补丁,这样的干部我放心!” 当时的空军虽然刚刚成立,但建设资金并不少,仅1952年,国家就为空军拨付了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十分之一的建设资金。然而刘亚楼这位掌管巨额经费的司令员,却连一件新军装都舍不得做。 毛主席当场表示要特批刘亚楼做两套新衣服,但被刘亚楼婉言谢绝了。他说这件衣服补补还能再穿很久。 这个细节很快在空军机关传开,大家都知道,刘司令员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要寄回东北老家,赡养年迈的父母和资助家乡的贫困乡亲。 空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了解情况后,和政治部副主任徐有彬商量,想从机关的干部福利费中拨出一部分补贴刘亚楼的生活。这个善意的提议传到刘亚楼耳中后,立即遭到了严厉拒绝。 三年困难时期,物资供应极度紧张,刘亚楼在杭州主持编写空军训练教材和作战条令时,面临着纸张短缺的问题。管理部门提出可以特批一些质量较好的纸张供司令员审阅文件使用。 刘亚楼却坚持要求:“除了最终定稿,所有的草稿和送审稿都必须使用再生纸。” 这种再生纸质地粗糙,颜色发黄,字迹在上面显得模糊不清,已经年过五十的刘亚楼每天需要审阅数万字的材料,在这种纸上阅读文件对眼睛的负担可想而知。 秘书处长姚克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悄悄安排工作人员把送给司令员审阅的文件换成了质量较好的纸张。 结果很快被刘亚楼发现了,他在文件上直接批示:“让我带头破坏规定,这不是爱护,是在害我!” 工作人员不死心,又换了稍微好一些的普通纸张,结果再次被严厉批评:“如果司令员就可以搞特殊化,还怎么要求部下严格执行命令?”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违背”司令员的意思。 刘亚楼的办公室里,那盏台灯几乎每晚都要亮到深夜,他不仅要处理空军的各种事务,还要亲自审阅飞行训练大纲、作战条令等重要文件。为了节约纸张,他甚至连信封都要拆开摊平,在背面继续书写。 有一次接待外国空军代表团,工作人员发现司令员的皮鞋鞋底已经磨出了洞。大家赶紧建议买双新鞋,刘亚楼摆摆手说:“打点鞋油,还能穿。” 1965年刘亚楼因病住院时,医护人员都惊讶地发现,这位统领数十万空军将士的司令员,衬衣的领子和袖口都打着补丁。 病重期间,刘亚楼特意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我走后,不要给我搞任何特殊待遇,一切从简办理。” 在刘亚楼的追悼会上,许多飞行员看到司令员生前使用的那些打着补丁的衣物和用旧了的办公用品,不少人当场红了眼眶。 如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刘亚楼那件著名的补丁军装,展柜旁的说明牌写着简单的几行字,记录着这件衣服陪伴这位空军司令员走过的十五年岁月。 这件朴素的军装见证了新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一位开国将军始终保持的清廉本色和朴素作风。 网友讨论: “破防了!这才是真正的‘高定’军装!”   “严于律己,才能带出铁军!”   “对比刘张贪腐案,更显将军可贵”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像刘亚楼这样的高级干部完全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选择了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这种自律精神和公仆意识,成为那一代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 时代变迁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但刘亚楼式的节俭和自律精神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如果刘亚楼将军看到今天中国空军的歼—20,你觉得他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信源: 党员教育|刘亚楼将军的“三拒”——澎湃新闻

0 阅读:74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