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老兵王占奎半夜上厕所时,突然发现自家的鱼缸里竟有东西在闪闪发光,他定睛一看,一个奇特的念头跃出脑海。 王占奎1916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牧民村庄,家里穷得叮当响,住的是土坯房,外面是漫天的风沙。他小时候跟着爹放羊,风吹日晒,练就了一身硬骨头。20岁那年,他扛起枪,上了抗日战场,后来又打了解放战争,枪林弹雨里闯过好几回生死关。退伍后,他回到老家,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家里就一张木炕、一把破茶壶,还有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挂在墙角,满是补丁。他这人没啥架子,村里谁家有事,他准第一个到,扛着锄头帮人修房,洪水来了背着孩子往外跑。1960年,邻村发大水,他一口气背出俩小孩,村里人打那以后提起他都挑大拇指。1971年冬,他无意中救了个喇嘛,这事没放在心上,却给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他这辈子没啥大追求,就图个心安,日子过得简单,却总能让人觉得踏实。 1995年冬,王占奎已经79岁,身体还算硬朗,半夜起来上厕所,路过客厅时,鱼缸里突然冒出一抹蓝光,像是星星掉进了水里。他凑近一看,缸底躺着一颗灰不溜秋的小球,晚上看它发光,白天就是块普通石头。他捞出来攥在手里,仔细一瞧,觉得眼熟,像是多年前的东西。他想起1971年的一个雪夜,他在风雪里赶路,瞧见路边有个黑影,过去一看,是个冻僵的喇嘛。他赶紧把人救醒,拿自己的军大衣裹住对方,还喂了点干粮。喇嘛临走时塞给他一个黄布包,里面是个木盒,盒盖上镶着两颗红珠子,雕工挺精致。他没当回事,塞进军大衣口袋,扔在杂物间,二十年没动过。前阵子翻东西时,他找到这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裹着蜡,蜡里是个灰色小球。他嫌它没用,随手扔进鱼缸当摆设,没想到这东西晚上会发光。他拿手电一照,光芒还会变,凑近就暗,离远又亮,怪得很。他越看越觉得这玩意不简单,邻居老张听说后嚷嚷着让他去天津鉴定,说不定是夜明珠。 王占奎带着珠子去了天津珠宝鉴定中心,找到鉴定师李世伟。李世伟拿放大镜看了半天,又用仪器测了硬度和导热性,得出结论,这不是普通石头,可能是钻石。王占奎一听,手都抖了,钻石他只在收音机里听过,哪见过真的。李世伟说,这珠子是六方晶系钻石,硬度高,还能发光,兼具夜明珠的特性,世上少见,估价至少几千万。没几天,鉴定中心来电话,说技术有限,之前的鉴定书不算数,得再测。王占奎不死心,跑到北京,找了中国珠宝鉴定协会。九位专家围着珠子折腾了好几天,用X射线仪器测了晶体结构,最后确认这是颗陨石钻石,全球仅两颗,另一颗在美国华盛顿,价值2500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得两亿多。王占奎傻眼了,干了一辈子,哪见过这么多钱。 消息传出去,珠宝圈炸了锅。有个南方来的富商带着保镖,拎着皮箱,找到王占奎家,开口就说愿意出两亿现金买珠子。王占奎没急着答应,坐在炕头,盯着那件旧军大衣看了半天。那军大衣上还有当年的雪渍,喇嘛的眼神好像又浮现在眼前。几天后,他拄着拐杖,把珠子送到当地佛教协会,亲手交给负责人。协会把珠子供奉在寺庙大殿,香火缭绕,珠子蓝光更显神秘。村里人听说后,挤到他家门口,个个竖大拇指。他摆摆手,说这珠子是善缘来的,留给佛门最合适。晚年他还是老样子,每天早上在草原上遛弯,哼着老调,退休金够吃喝,日子过得清清静静。2001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5岁。葬礼上,村民送来花圈,寺庙的僧人专程来诵经。他的故事在草原上传开,大家伙儿不光记得那颗值钱的夜明珠,更记得他那颗值钱的心。
1995年,老兵王占奎半夜上厕所时,突然发现自家的鱼缸里竟有东西在闪闪发光,他定
小史论过去
2025-07-27 11:12:5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