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

蕊蕊聊过去 2025-07-29 12:16:38

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1933年秋,湘鄂赣苏区的黄袍山正值战乱,国民党军队加紧“围剿”红军,毛主席因叛徒泄密,行踪暴露,情况危急。他辗转来到黄袍山村,进入黄菊喜家中避险。黄菊喜是个普通农妇,家境贫寒,五个儿女全靠微薄田产维生。她与毛主席的缘分始于1927年,那时毛主席率工农革命军来到黄袍山,宣传革命理念,办夜校,帮村民干活,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黄菊喜尤其感动,常把家中仅有的粮食送给红军,还因毛主席与她小儿子吴朝炳长得相似,亲切地称她“黄菊妈”。 敌人很快追到村里,挨家挨户搜查,气氛紧张。黄菊喜深知,毛主席的安全关乎革命前途,村里乡亲的性命也悬于一线。她当机立断,将毛主席藏入家中地窖,用杂物遮盖严实。敌人逼迫村民交出共产党人,扬言不招就屠村。村民们咬紧牙关,无人开口。黄菊喜站出来,主动带敌人到家中,指着小儿子吴朝炳说共产党在她家。吴朝炳身形与毛主席相似,又穿着旧红军军装,敌人未起疑心,当场将他带到村口枪杀。黄菊喜强忍悲痛,装出邀功模样,送走敌人。   敌人离开后,黄菊喜将毛主席从地窖接出,递上干粮,催促他尽快离开。毛主席满怀悲痛,带着对黄菊喜的感激踏上征途。黄菊喜的壮举不仅救下毛主席,还保住了全村百姓的性命。她的小儿子吴朝炳用生命换来了革命火种的延续。事后,黄菊喜并未停下脚步,她继续为红军传递消息,动员村民参军,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始终不屈。她的五个儿女中,长女吴凤桂早在1932年为革命牺牲,其他子女也先后投身抗战,传承了母亲的信念。   黄菊喜深知毛主席肩负民族希望,吴朝炳的牺牲是为了更大的胜利。她的选择展现了普通百姓在革命中的无私与担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亲自邀请黄菊喜参加开国大典。她站在天安门城楼,望着五星红旗升起,泪流满面。她说自己没做什么,儿女才是英雄,但毛主席感慨,没有她的牺牲,哪有新中国的胜利。   在革命年代,无数普通百姓用行动守护红军,支撑起革命的胜利。黄袍山的每一段历史,都刻着人民的力量。黄菊喜用舍己为人的精神,诠释了革命母亲的伟大。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无名英雄。她的奉献,激励后人继续为民族复兴奋斗。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