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国内主流媒体团结一心给“伪史论”扣帽子,令人印象深刻。 不禁令人

大羊聊军事 2025-07-29 18:50:30

眼下,国内主流媒体团结一心给“伪史论”扣帽子,令人印象深刻。 不禁令人想起温州高铁事故(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痛打高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表现: 《人民日报》刊发《不该发生的事故为何发生?》,质疑铁道部在设备研发、应急响应中的失职,强调信号系统设计缺陷(LKD2-T1型列控中心)和雷击后处置不当是直接原因。 央视(评论员白岩松)罕见犀利地批评铁道部救援混乱,尤其针对“掩埋车头”和发言人王勇平“反正我信了”等言论,抨击其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批评铁道部腐败(如刘志军案)与安全管理脱节,认为“贪腐埋下安全隐患”。 《南方都市报》等主张引入第三方调查,参照德国ICE高铁事故(2年独立调查、立碑追悼)和日本福知山线事故处理模式,反对“匆忙问责替罪羊”。 BBC、《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无不见猎心喜,加入了这一场唱衰中国高铁的大戏,集中火力大批中国“重速度轻安全”,质疑高铁出口前景。 … 一次事故,成功地使中国高铁灰头土脸,高铁项目一度停工,出口订单暂停。 好在国内媒体弁没有一边倒地以打倒高铁为荣。 《环球时报》敏锐地发觉舆论“偏激幼稚”,其评论《高铁是中国必须经历的自我折磨》称高铁技术领先需付出代价,事故是创新过程中的“必然阵痛”,主张“不应因事故否定高铁前景”,呼吁“专业视角传递高铁自信”——不出意外被批“漠视生命”,被指为体制失误开脱。 《公益时报》发文《从温州事故看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称救援效率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遭媒体人张宏痛斥为“丧事喜办”,对比日本新干线47年零重大事故,反问“优越性何在”。 2014年后,《中国交通报》等行业媒体转向强调中国高铁的“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势(如无砟轨道、适应性技术),称恶意炒作导致“中国高铁付出沉重代价”。 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等专家力挺高铁,指出中国已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环境适应性全球领先。 …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主流媒体说的都是对的。 毕竟,前有教员对官媒的批评言犹在耳,今有央视刚被懂某帝忽悠,直接站错台。 所幸,当初被媒体口水淹没的高铁虽然延误了好几年,但终究还是炼就大成,有了现在的傲世模样。 再过些年,被现在国内主流媒体大肆扣帽的“西方伪史论”,又如何呢?

0 阅读:189

评论列表

太鲁阁

太鲁阁

6
2025-07-29 19:50

文明需要有文字记载(历史架空小说不算)相当于人证,还得有文物(假的不算)相当于物证,没有这两样的文明都是假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两河古印度文明是近代西方伪造的文明,历史上不存在。

用户16xxx94

用户16xxx94

5
2025-07-30 04:22

现在发觉,西方的历史,很不可靠。

Nckilo 回复 07-30 09:17
所以,他们会发掘跟多,让人觉得可靠。

灯下江河

灯下江河

2
2025-07-31 10:11

中国高铁自主知识产权有哪些有功之臣?可以列出来,功不掩过,过也不能掩功。既讲贡献,也说教训,正确看待,实事求是。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2025-07-30 08:53

哪来的狗屁逻辑???说真话有罪??

猜你喜欢

大羊聊军事

大羊聊军事

大羊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