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锋进入白热化,除了明面上的关税战博弈外,两国在美洲地区的较量也再次升级,这次的主人公是阿根廷。
刚开始看到美财长贝森特沾沾自喜的说,用200亿就让米莱点头答应,让中国退出阿根廷时,不少人还擦了一把汗,以为阿根廷真的在美国的金元攻势下妥协了,然而再看阿根廷后续的动作,这明明就是美国企图霸王硬上弓,开始学印度搞“精神胜利法”。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美财长高调的对外宣称,美阿已经就一份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达成一致,米莱承诺让中国退出阿根廷。接着他大肆渲染了一通美阿同盟关系,炒作要对抗中国在美洲的影响力。
不过,阿根廷高官很快就站出来否认了,直言根本没有签署相关协议,协议也不可能排华,阿根廷不会为了美国中断对华合作,中阿本币互换协议没有理由终止,阿根廷不是美国的附庸国。
美阿这一前一后的反差,也暴露出了美国拉美战略的老问题。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战略重心放在了美国后院,又是威胁吞并加拿大,又是叫嚣夺取巴拿马运河,如今美国对阿根廷的这番操作,说穿了就是“新门罗主义”换了件马甲。
美国长期将拉美当成自家的后花园,前有推翻智利阿连德政府,近有扶持委内瑞拉反对派自封“临时总统”,说穿了就是谁不听话就搞掉不听话的政权,不过如今时代已经变了,美国在拉美再也不是说一不二,针对委内瑞拉和巴西的政变被挫败就是明证。
这次美国又将目光投向阿根廷,想要将其打造成后院的“灯塔国”,但是太高估了自己。
美国这200亿美元的援助,从头到尾都透着不对劲,协议条款模糊得很,美财政部连买了多少阿根廷比索都不肯说,可“要遏制中国”这个隐性条件却摆得明明白白。

再看中阿合作,350亿元本币互换协议生效后,已经帮阿根廷还了27亿美元外债,这次一延期又给阿央行争取了1年缓冲期。
一边是中国实打实的帮忙,另一边是美国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阿根廷会怎么选不言自明。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阿根廷第一次对美国说“不”了,中美关税战博弈正酣之际,米莱政府一边跟美国谈金融援助,后脚就抢走了美国的订单,将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出口中国,这也将美国农场主气得破口大骂,指责遭到阿根廷背刺。

而阿根廷之所以不怕得罪美国,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本钱跟中国闹僵,米莱上台之初也跳的非常高,然而很快就对中国服软了,不管是谁上台,都改变不了中阿合作的大局,就是美国施压也没用。
回头看这场博弈,美国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阿根廷的选择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与其在中美之间二选一,倒不如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外交自主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看清自己的利益,选对真正的合作伙伴。
毕竟霸权再横,也敌不过实实在在的平等与互利,这或许就是阿根廷给世界打的最好的“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