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搭乘航班时遭遇不便。由于飞机舱门门槛高度远超登机梯车,其轮椅无法直接通行,最终由机场工作人员协助搀扶进入机舱。事后,郑智化通过社交平台表达不满,称自己‘近乎连滚带爬’地完成登机,引发公众热议。

不久以后,深圳机场便发文,对郑智化的不佳体验致歉,并且表示对于该问题会第一时间启动核查,优化特殊旅客的服务保障细节。

他同时指出,希望此次事件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契机,促使机场及相关方面进一步完善无障碍服务流程,优化对残疾人士的出行协助,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其回应展现了以个体经历促进公共服务的积极态度。

该事件原本在机场致歉后逐渐平息,但随后深圳机场在舆论关注下公布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导致舆情出现反转。
视频显示,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曾推轮椅送郑智化登机,因机舱门槛与地面存在约25厘米高度差,轮椅无法直接进入,随后工作人员呼叫机上三名空乘及另一名地勤共同协助其完成登机。
视频曝光后,公众态度发生转变,不少网友从最初的同情转为质疑。
部分评论指出其‘连滚带爬’的描述与事实不符,批评其未如实陈述;亦有声音认为即便机场服务存在不足,但‘说瞎话’有损公信力,呼吁其向公众及工作人员道歉;另有网友为协助人员发声,质疑其‘撒谎’动机并表达对工作人员心理感受的关切。
面对舆情压力,郑智化随后承认‘连滚带爬’表述失实,公开致歉并表达对协助者的感谢,同时重申希望社会关注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

从表达语境来看,郑智化使用‘连滚带爬’一词并非严重失实,其核心在于传递自身登机时的窘迫与无助,而非对事实细节的精准还原。
对于行动受限的残障人士而言,即便无法真正‘滚爬’,但面对需他人搀扶跨越门槛的场景,其狼狈感是切实存在的。公众关注点本应聚焦于机场无障碍设施缺失这一根本问题,而非过度放大个体表述的措辞选择。
视频虽展现了工作人员协助行为,但需明确的是,郑智化的诉求并非否定帮助本身,而是质疑为何无法通过完善设施实现自主、尊严的通行。
若存在便捷的无障碍通道,其无需承受‘兴师动众’带来的道德压力与舆论审视。以同理心换位思考,残障人士更渴望独立、从容地完成出行,而非依赖多人协助的‘特殊对待’。其推文矛头直指‘操纵升降车的司机未调整高度’这一操作细节,本质是对服务主动性与设施适配性的批评。

事件后续发展显现出网络舆情的非理性发酵:深圳机场在已道歉后仍迫于压力公布可能暴露当事人窘迫画面的视频,此举合理性存疑,折射出舆情压力下应对方式的失当。
面对被无限放大的用词争议,郑智化选择及时澄清并聚焦核心权益,既展现了责任担当,也避免了身份敏感性可能引发的额外对立,这一应对策略符合当下复杂网络环境的现实考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