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笔者听到一桩事,真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又让人细思极恐。一个“00后”的姑娘,叫黄某,竟然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里,硬生生把两个月的衣食住行,都变成了“零元购”的荒唐闹剧!如今她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逮了,可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违法案件,这简直是给整个社会,狠狠地敲响了一记警钟:我们究竟是惯出了怎样的“巨婴”,又让谁来为这种“消费歪风”买单?
您想想,这黄某的“花式”赖账行径,简直是登峰造极、匪夷所思。在穿衣上,服装店成了她的“免费衣橱”。她可不是一般的退货,而是把衣服挂着吊牌,穿完就退,两个月换了十几套新行头,愣是没花自己一分钱!那些可怜的店员,面对她这种明目张胆的“穿了再退”,往往是欲哭无泪,哑巴吃黄连——你说她穿了,她一口咬定没穿,你又没证据,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默默承担损失。这,简直就是薅羊毛薅到了人家商家的心窝子里!
吃住方面,她更是“零投入”。宾馆、洗浴中心,她进出如自家后院。住进去了,那“把戏”就来了:不是说房间有虫,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死蟋蟀做“铁证”;就是哭诉床铺不干净导致过敏;再不然,洗浴中心搓个澡,她都能说自己被搓破了皮,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免单。商家要是不依,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到派出所去。要是派出所不支持她无理取闹,得,连警察叔叔也得被她投诉!至于没朋友请客的日子,外卖成了她的“囊中物”。收货后,瞬间化身挑刺“专家”,“菜糊了”、“有异物”、“鸡毛没清理干净”等理由张口就来,目的只有一个:退款!商家呢?怕差评影响生意,只能乖乖掏钱。这哪是吃饭,分明是“诈骗”!
出行呢,她也是“绞尽脑汁”动歪脑筋。两个月打车全免费!她有两个手机号,各种打车软件轮番上阵,每次行程结束,就找各种理由投诉司机,然后理直气壮地拖欠车费。那手机短信收件箱里,估计全是打车平台的催款信息,看着都让人替她脸红。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连美容项目她都不放过!做个299元的美睫,都能找出“眼睛不舒服”的理由要求免单。商家提出调整或免费卸除睫毛,但要求支付服务费,她呢?统统拒绝!这种“占尽便宜”的心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黄某是怎么走到这条“零元购”邪路的呢?据她自己交代,一切的源头,竟然是一次“成功”的经历。第一次住宾馆真碰上虫子了,宾馆不仅免了房费,还送了消费卡。这一尝到甜头,这丫头可就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似的,从此在恶意索赔的歪路上越走越远,从偶尔为之到习以为常,手段越发恶劣,最终不可自拔,直至被警察叔叔绳之以法。
在我看来,这起事件所折射出的问题,那可真是发人深省,远远不止一个“寻衅滋事”那么简单。
从黄某个人层面看,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把“占便宜”当成了本事,把“钻空子”当成了聪明!她完全迷失在了投机取巧的泥潭里,道德底线和诚信原则?在她这儿,恐怕是压根儿就不存在的。笔者认为,这背后,很难说没有当下那种过度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年轻人渴望光鲜亮丽的物质生活,却又不愿意通过正当劳动去获取。再者,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妄图不劳而获,走捷径捞取好处,最终必然会让自己跌入犯罪的深渊。这哪是“00后”的创新,分明是“巨婴”的升级版!
从社会层面审视,这种“找茬式消费”,简直是毒瘤一般的存在,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商家本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现在却要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恶意刁难,经营成本和风险被无限拉高,这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怎么维持?长此以往,谁还敢踏踏实实做生意?这无疑会打击商家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最终受害的,是我们所有的消费者!更可怕的是,这种行为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是被一些“博眼球”的自媒体,当作所谓的“生活智慧”在社交平台上宣扬,那将是何其可怕的误导!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开来,社会的诚信根基就会被一点点侵蚀,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也将荡然无存。
此外,这起事件也暴露出我们现有规则和监管方面的某些“内伤”。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制定了各种“无理由退换”、“不满意免单”的优惠和保障规则,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体验。可现在呢?这些善意的规则,却被黄某之流恶意利用,成了他们“零元购”的免费通行证。这说明,我们的规则在设计之初,是否考虑到了反欺诈和滥用行为的防范?我们的惩罚措施,是否足够有威慑力?同时,监管部门的滞后性也是个问题,为何这种“老鼠屎”能够肆无忌惮地祸害市场这么久,而未能及时得到遏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深刻反思的!
所以,这起“00后女子沪上零元购”的闹剧,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对于我们年轻人,笔者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财富,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投机取巧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那绝对不是长久之计,更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踏踏实实做人,诚信做事,这才是立足社会的基石,否则,早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商家,笔者也想给个提醒:在制定优惠规则和服务条例的时候,要多几分周全的考量,多想想可能存在的漏洞,完善反欺诈机制,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处理纠纷的能力。别让你们的好心,成了不良分子的“免费午餐券”!
而对于相关监管部门,那就更不用说了:必须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对于这种恶意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零容忍,要及时发现,更要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才能让那些真正用心经营的商家不再受委屈,才能让消费者权益得到真正保障。
一个健康的社会,离开诚信和公序良俗,那简直就是一片散沙。黄某的“零元购”闹剧,绝不是个例,它是一个值得我们全社会共同反思的教训。我们必须从中汲取经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以诚信为基石、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诚信的阳光下,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创造价值,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否则,如果任由这种“歪风邪气”蔓延,谁还敢相信谁?谁又能安安心心地过日子?这才是笔者最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