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5年冬初,正值“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国上下正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在山东临沂莒南这片热土上,山东亿源瓷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高效运转,这背后离不开国网山东莒南县供电公司的坚实保障。
作为高耗能产业,建筑陶瓷行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节能降耗。近年来,莒南供电公司以创新的“四个走进”基层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电动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01 精准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引领”
传统的供电服务往往是企业提出需求,电力部门再进行响应。如今,莒南供电彻底改变了这一模式,致力于从事后解决问题转向事前预防和主动服务,实现了角色的关键性转变。
该公司建立了前瞻性的主动服务机制,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最新的电价政策,帮助企业抓住政策红利期。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出“电力看经济”等数据产品,为地方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将服务落到实处,莒南供电还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的能效诊断。他们主动上门,协助企业排查设备故障,并免费开展预防性实验,确保企业生产线在用电高峰期也能稳定运行,真正为企业降本增效。
此外,通过覆盖全域的客户走访,莒南供电建立了一套“收集—分析—处置—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无论是重点企业的负荷变化,还是民生单位的用电保障,都能得到高效协同的解决方案。
02 现场感知:从“远程遥控”到“有感管理”
管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变革。莒南供电公司打破了过去层层传达、远程管控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行“有感管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深入一线,将管理的重心和精力真正下沉到现场。
今年七月,该公司举办的“四个走进”大讲堂活动,就营造了深入基层的浓厚工作氛围。参与的专业工程师们分享了各自在一线的实践与感悟,让管理决策更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
在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等核心工作场景,管理人员的身影随处可见。发展建设部门会联合多方实地核查线路通道情况;在基建工程现场,施工质量与物资保障成为排查的重点;在营销服务现场,服务规范与计量设备是督查的核心。
这种“有感管理”模式,让问题在现场被发现,在现场被解决。通过及时整改计量箱破损、严肃查处窃电行为等措施,不仅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维护了公平公正的用电市场环境。
03 全程管控:从“事后抢修”到“全周期守护”
在设备管理和人才培养上,莒南供电同样展现出一种贯穿始终的“全程管控”理念,这既是对物的精益管理,也是对人的深度关怀,彰显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对增强核心功能的要求。
该公司全面推行“设备主人制”,为每一台设备都明确了从规划、建设到运维、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责任人。这种制度压实了责任,并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极大地提升了设备运维的效率和精准度。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莒南供电就组织人员对景区、高速服务区等关键区域的充电桩进行了专项巡检,提前消除隐患,有效满足了节假日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这是“全程管控”理念的成功实践。
在员工关怀方面,公司党委组织多次深入基层供电所召开座谈会,倾听一线员工在薪酬、奖惩等方面的真实心声。同时,结合员工的岗位需求,开展“小而精”的实操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国网山东莒南县供电公司通过“四个走进”的创新实践,成功地将服务与管理深度融合,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更以实际行动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