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30 09:03:20

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然拿布条把自己和英雄绑在了一起,这是为何呢? 麦贤得,1945年12月生在广东饶平的一个船民家庭。那时候日子不好过,战乱加上穷苦,家里靠水上讨生活。他爸被国民党抓去当兵,留下他妈一个人拉扯他长大。1949年解放后,生活才有点盼头。他妈受了解放军的影响,把大儿子送去参军,还常跟麦贤得说,要为国出力。麦贤得从小就听这些话,15岁那年立下志愿,要当兵报国。1964年,他进了海军,在广东虎门沙角海军学校学技术,钻研舰艇维修,还读了不少革命书,把英雄当成榜样。 1965年8月6日,麦贤得碰上了人生最大的考验。那天,国民党舰艇闯进咱们海域,他所在的护卫艇奉命迎战。战斗中,他前额被弹片击中,血流满脸,但他硬是撑着检查机器,确保舰艇能打下去。三个小时的激战,敌舰被击沉,他却因为伤太重昏了过去。战后,他被评为“战斗英雄”,可代价也不小——头部重伤,留下癫痫、右半身萎缩和语言障碍,生活基本没法自理。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从此成了伤残军人。 李玉枝,1948年出生在广东海丰,23岁时已经是公社妇联干部。她家里条件一般,但她从小就踏实肯干,后来入了党,在妇联工作特别卖力。她跑村串户,帮妇女解决问题,组织上都觉得她靠谱。1971年,麦贤得的情况传到地方,组织上想给他找个能照顾他的人。李玉枝被选中,镇委书记找她谈了麦贤得的事迹和现状,说这是个光荣任务,但也得她自己愿意。她爸也支持,说麦贤得是为国受伤,值得托付。李玉枝没犹豫多久,决定去见见这个人。 1972年6月1日,两人在汕头部队驻地结了婚。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花没酒席,就在部队食堂吃了顿饭,战友们送上祝福。结婚后,李玉枝就搬进了部队分配的小屋,开始了跟麦贤得的新生活。 新婚之夜,李玉枝拿出条白布,把自己的手腕和麦贤得的手腕绑在一起。这不是什么浪漫举动,而是实打实的担心。麦贤得因为脑伤,随时可能癫痫发作,夜里发病的话,自己动不了,也喊不出人。李玉枝知道这个情况,怕他半夜出事没人发现,所以用布条绑着。这样,他一动她就能醒,及时帮他。她不是随便想想就做,而是带着满满的责任感。她嫁过来,不光是当妻子,更是当依靠。这条布条,就是她对麦贤得无声的承诺。 婚后,李玉枝的生活完全围着麦贤得转。她找来医学书,学怎么护理癫痫病人,记下他的饮食和身体变化。有次半夜,麦贤得发病,抽搐得厉害,她赶紧把他翻到侧面,擦掉嘴边的白沫,等他缓过来。她还跑去问军医,学急救招数,慢慢成了半个专家。吃饭上,她变着法子弄营养餐,买鸡蛋、种菜,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他身上。 麦贤得脾气有时候也不好,发病后容易烦躁,摔东西都有过。李玉枝从不跟他吵,捡起东西继续哄他。她还想办法让他动起来,买了毛笔纸让他练字,开始他手抖得写不成形,她就鼓励他慢慢来。后来,他字写得好了,心情也好多了。她还在院子里弄点花草鱼塘,让他打理,日子才有点色彩。 两人后来有了儿子麦海斌和女儿麦海珊。李玉枝既要照顾丈夫,还要带孩子,忙得脚不沾地。她常跟孩子讲麦贤得当年的故事,拿他的军功章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爸爸不是病人,是英雄。麦贤得在她的照顾下,病情慢慢好转,到90年代中期,癫痫居然不发了,语言和记忆也有了进步。医生都说,这跟李玉枝的坚持分不开。家里渐渐有了笑声,儿女也争气,长大后都成才了。 李玉枝和麦贤得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不少人。2015年,她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9年,麦贤得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他们的家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现在,麦贤得80岁了,还能去学校讲自己的故事,李玉枝陪在一旁,俩人晚年过得安稳。他们的经历,成了很多人心里的标杆。

0 阅读:28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