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猜中了,百亿核航母变成烂尾工程,军方给出最后的期限,中国教授竟然预言了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未来,美国耗资百亿建造的核动力航母,最后却成了“烂尾工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17年,马伟明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要领先于美国。此话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彼时,美国拥有11艘排水量均为10万吨的航母,“福特”级航母的首舰“福特号”开始服役,这项搭配着二十多项新技术的航母,彰显着美国的技术野心。 而中国的002型航母才刚刚下水…… 福特号和我国的002型航母在直观的数据对比上,简直天差地别。前者采用核动力,后者采用常规动力;前者配备电磁弹射,后者使用滑跃式起飞方式;前者可搭载75架舰载机,配备F-35C隐形战斗机,后者只能搭载24架歼-15战斗机和十余架直升机。 据马伟明说的话已过去了8年,现在中美两国的航母建造进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003型航母已经下水3年,各项技术运用已验证完成,而美国的“肯尼迪号”自2011年开工后,历经16年的建造,在今年7月再次宣布延期,于2027年交付。 “肯尼迪号”航母在建造初,靠着宣传配备电磁弹射、武器升降机、阻拦装置和先进雷达,成为人们口中的最强航母。可是在建造过程中,这四项技术没一个顺利实现的,全都遇到了问题。 电磁弹射原计划每4000次弹射故障一次,但在实际测试中,每180次即出现故障。这套电磁弹射系统是沿用福特号的,此问题暴露出美国在电磁弹射技术上存在落后和缺陷,为赶工期,同一套系统没有进行优化升级,就强硬适配,这导致肯尼迪号难以达到预期。 电磁弹射所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武器升降机上,福特号上的11台升降机就曾因频繁卡壳导致弹药运输中断,这个问题在肯尼迪号上依旧没得到解决,武器升降机的可靠性仅为30%。 至于阻拦装置,就更离谱。原计划1.6万次舰载机降落故障一次,而在实际测试中,福特号每40次就要故障一次,肯尼迪号吸取了教训,但还要继续调试。先进雷达虽没大问题,但是因为建造进程整体落后,不得已将X波段雷达挪作他用。 肯尼迪号航母暴露出的问题,不仅反映了现在美国对于军工供应商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差,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美国去工业化导致的工业生产力衰退。 二战时,美国东西沿岸共6所造船厂,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舰,而时至今日,仅剩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有能力建造航母。这艘造船厂在二战期间用惊人的速度完成了9艘航母的建造工作,平均3个月就能完成一艘航母的船体建造,而如今要用18年来建造一艘航母。 中国航母的建造工作之所以能“一步一脚印”的稳定前进,背后少不了像马伟明院士这般将人生扎根于航母工程的科学家。正是马伟明团队的脉冲电源模块,才让我国掌握了电磁弹射的核心技术。 信息来源: 中华网|《如何看待美军新航母继续延期 烂尾工程再延期》 红星新闻|《美国新航母又延期了……》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
马伟明猜中了,百亿核航母变成烂尾工程,军方给出最后的期限,中国教授竟然预言了美国
南风意史册
2025-07-30 09:12: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