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晚上回到家,悄悄对妻子说:“老婆,我的银

南风意史册 2025-07-31 09:12:46

2006年,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晚上回到家,悄悄对妻子说:“老婆,我的银行卡上多了4100万,别告诉别人,”妻子开始不相信,但看到余额后,她也震惊了,颤抖着问:“这些钱从哪来的?”没想到公务员淡定地回答:“写书赚的。   凌晨三点,一条4100万的转账短信让妻子像惊弓之鸟一样。这笔钱足够在顺德买下半条街的商铺了,而且来自一个陌生的出版社账户。妻子赶紧推醒身边熟睡的丈夫,声音都在发抖:“这钱……”   石悦揉了揉眼睛,拿过手机看完后,语气平淡的说:“哦,应该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稿费到了。” 他刚上完夜班,办公桌上还放着没处理完的文件,电脑右下角的文档里,“当年明月”这个笔名还停留在“万历十五年”那一段的末尾。   很少有人知道,这笔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巨款背后,藏着无数个和历史资料较劲的深夜。 石悦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个边角都磨破了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创作三难”。最显眼的地方记着“筛选史料就像用筛子筛沙子”。   他一开始写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就为了核对“郭子兴起义的时间”,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明史》《明通鉴》《国榷》这三本书,给出的年份都不一样,甚至连朱元璋投奔起义军时的年龄,都差了五岁。   为了确定更准确的细节,他下班后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顺德的图书馆,把图书馆里收藏的明代古籍都翻了个遍,最后在《凤阳府志》里关于徭役的记录中找到了证据,才敢在文章里写下“1352 年春天,二十五岁的朱元璋走进了濠州城”。   更让他头疼的是“语言这一关”。最初的草稿里,描写万历皇帝不管朝政的时候,他写了一段很像教科书里的话:“皇帝深居皇宫内院,三十年不上朝,导致中央机构没法正常运转。” 发布之后,有网友留言说:“这看着就像在背教科书,还不如直接去看古书呢。”   那天晚上,石悦对着电脑屏幕发愣,突然想起小时候爸爸用说评书的口气讲楚汉争霸的样子。他把那段话删掉重写:“万历皇帝把自己关在宫里当起了宅男,整整三十年不上班,朝廷里的大臣们急得直跳脚,公章都快放发霉了。”   这段改写效果出奇的好,点击量一夜之间涨了十倍,可这也让他多熬了三个通宵,要把古籍资料里晦涩难懂的原文,变成网友能笑着读完的大白话。   把事件中添加一些“趣味性”是最难的。写“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想把朱棣和朱允炆的皇位之争比作“公司夺权大战”,但又发现这样写会淡化战争的残酷。   反复修改了十七遍之后,才有了最终的版本。办公室的同事总看见他午休的时候对着电脑皱眉头,其实他那是在琢磨怎么才能让读者更有兴趣看下去。 那些年,石悦的电脑里有个特别的文件夹,名叫 “废稿坟场”,里面存着三百多万字被删掉的文字,可见他对自己写的作品非常严谨。 窗外天快亮了,他合上电脑准备去上班,抽屉里那本磨破了的《上下五千年》露出了一角,见证了他的成长,但对石悦来说,真正宝贵的,是那些在深夜里和史料较劲时,慢慢感受到的历史的温度。   信息来源: 中国网|小公务员凭借一本书赚了4100万,妻子没当回事,他亮出余额后妻子傻眼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