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不少人对喷漆有误解,有的人说帕加尼用碳钛合金不喷漆,这个是错的,还有的人不相信有的喷漆去掉色漆层之后可以减重5公斤,这也是错的,还有人说,手工喷漆就一定比机械喷漆高级?这也存在一定的误解。不少人看帕加尼裸露的碳纤维车身,就说这车不喷漆,全靠碳纹和内部的钛丝。
事实上,帕加尼不仅喷漆,而且喷得比你能想象的还要昂贵,这个贵并不是因为层数叠的多,而是工艺需要注意的太多,帕加尼官方管这个在碳钛合金之外的清漆,叫做水彩光清漆系统,Acquarello Light,核心思想是减少传统不透明色漆的使用,从而减重,还可以根据客户定制在多层透明清漆之间掺入微量的染色层来完成视觉效果,既能让碳纤维的纹理透出来,还能呈现出淡金、宝石蓝、暗紫这种细腻的色彩层次。它就像画水彩画一样,是一种叠色,有的时候需要借助帕加尼特有的碳钛合金,在日照下的那种若隐若现的金属光泽,再加上极少色漆层的映衬,这种效果只有在一层层叠出来的不同配比的清漆涂装里才能实现。
有的人又问了,减重5公斤怎么来的?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简单说,少喷几层密度高的色漆,改用更轻的清漆,那么总厚度差不多可以减少80个谬,也就是80微米左右,一辆车表面积大概在40-45平方米之间,这样算下来,如果按照色漆密度一般在每立方厘米1-1.3克之间,清漆稍轻一点,一般在0.9-1之间来减重。那么一台车喷涂的总重量的确是在十二到十八公斤之间波动,加上帕加尼不同车型,尤其是Imola这辆车整体形貌稍显复杂,可能减重效果更好。
通过精简掉不必要的色漆层,用更轻的透明涂料和人工叠层控制,把整车喷涂控制在十三公斤以下,相比传统工艺能减下四到五公斤的重量。这在一台车动辄一千三四百公斤、每一克都要精打细算的高性能超跑上,是实打实的优化。
那这种漆到底贵在哪儿?咱们就得提到两个巨头了,一个是巴斯夫,一个是杜邦。
目前高端车用漆基本都绕不开这两家,尤其是他们在透明漆和定制色配方方面的实力。像巴斯夫给迈巴赫、劳斯莱斯定制的多层幻彩漆,一个色号可能就有十几种配比方案,而杜邦在logo喷绘、手工分层方面特别强,法拉利的标识、盾牌、甚至是轮眉上的那点装饰色块,很多都是他们家的。在帕加尼这里,用到的清漆和染色层基本都来自这些厂商的定制配方,而且喷涂不是一次成型,而是每一层都需要手工处理。喷完一层得等干,再人工打磨,再上下一层。
如果说传统车是工艺流程,那帕加尼这种就更像是艺术流程。你还记得《老炮儿》电影里给法拉利补漆的灯罩么? 他错在哪了,都是红色,他用的是先刮腻子然后直接上的红,没有分光仪,没有数据库,也没试色、用的也不是高雾化的低压静电喷枪,整个逻辑也是个“钣喷门外汉”。补得一块块的,色差肉眼可见。就像你请个铺环氧地胶的师傅去修复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他可能抹得平——但出的活儿完全不在一个系统里。
而且说到法拉利,你知道它的logo近看是立体的,因为每一层都是立体嵌入的微型雕塑,但因为清漆逐层覆盖,摸起来却没有任何凸起感。这个过程要用遮罩板、一层一层地去上色,每次还得烘干定型,你可以理解就是在车身上做了一幅微型油画。
那么说到这,肯定有小伙伴说,也不是所有车都非得喷漆。有些赛车为了轻量化也是彻底不要底漆甚至是真的直接裸碳或者亚克力板就这么对付一下的,说的没错,但这个和帕加尼这样的超跑喷漆逻辑,显然不能摆在一个等级去看。关于车身的喷漆工艺的高下之分,应该分情况,首先、动不动就要遭受碰撞且平常在坯房里无法上路的赛车,他们是否喷漆只看比赛要求,所以就别拿出来类比了,第二、在一定价格区间内,漆面的层数可以用来区分高低,比如BBA还有保时捷经常宣传他们的色漆层很多,清漆也很考究,11层、12层喷漆都敢跟你吹,吹的方向问题不大。 第三,到达帕加尼这个水平的车,人家叫做无招胜有招,所以整体来说对于漆面工艺,我们还真不能说有喷漆就low,不喷漆就高级,而是你这个品牌,有没有能力控制材料、控制视觉表达、还能控制长期耐用性,这才是门槛。
其实说到这,有小伙伴又懵了,说你这个手工打磨显然没有机器手喷漆来的稳定呀,这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怎么说呢,你去过喷漆车间你就知道了,魔鬼在细节! 其实,对于曲率变化不大的喷漆面,机械臂的优势非常明显,效率高,重复性也好,喷涂量控制也严格,但在一些既定预设路线以外的复杂曲面和一些犄角旮旯,机械手有时候就不太灵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机械喷漆反而会整出来不少流珠或者挂壁,你去问喷漆车间干很多年的工程师,他们也会解读喷漆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是——工艺之术,在工艺的这个领域内,他们见过的离谱的事儿那就多了,凡是以为机械手会一直那么稳定可靠的人,那都是没实操过的。
而顶级的手喷漆师傅训练成材的路径完全不一样,他们没有每天填写点检表,定期给机械手对零点的那种批量化操作的习惯,甚至他们都不需要很高的学历,欧洲都是专科,从小就干,我认识的一个专门做手工喷漆的英国师傅,他那个时候早,11岁就入学专业的college下辖的中学了,从差不多初中开始就确定了这辈子就干喷漆了,现在他说脱欧以后大概14岁也可以直接去考IMI的认证,15-18岁就是带薪学徒,每天工作也不累,然后几年之后就可以拿到L2甚至L3的NVQ然后再干几年,拿到高喷和调色认证,如果是超跑品牌,内部还会给你发一个碳纤维涂层专门证书,那么,请问,你说他们专业还是你招的国内学汽车工程出来转喷漆的工程师专业?国内大学生,毕了业22岁,和这些从11岁就开始干喷漆的国外老师傅比,除了你能比他们熬夜更卷以外,就啥也不是。
从底层逻辑来讲,手活儿师傅,你可以说他们喷个把小时就要喝杯咖啡散散步,但他们往往是要对这块喷漆负责的,尤其是帕加尼这种,一年卖不出去几辆的这种,那就太考究了,当然,你说这种人工就一定不出问题吗,当然不是,老王帮厂家背这种书没必要,只是想告诉你机械和人工的利弊,机械大批量生产在一些走量的品牌上肯定是主流,依托的是供应链和工艺设计以及成本控制,每个人做的事情都是一小块,力求不出错,而不是雕琢得精美,而小批量手活儿注定仅限于定制款的帕加尼一类的超跑品牌,因为要求师傅本人强大,产量可以低,但必须要每一件都是艺术品,偶尔做一个残次品出来,那就完全看师傅个人的道德水平好不好 ,好的师傅会重新给你做,差一点的,就给你对付对付 反正车主拿到车,碍于面子,多数会认为这是孤品,没准还收藏起来了呢。
所以回头来看帕加尼,如果你愿意往高了捧他,那他就是极致克制、极致定制的典范,把碳钛结构作为美学表达的一部分,再用透明漆强化它的层次,与此同时为赛化的潜能再逼出整车的最后5公斤。 相反,如果你不愿意捧,也可以说,在某些地方,马自达的魂动和奔驰的多层底漆跟这个其实也只差了点色漆和云母层,轻的那点量,你开的车型也不在乎。对吧。
总结一下,别再说帕加尼不喷漆了,它只是选择了一种更复杂、更贵、也更优雅的方式表达性能美学,而且仅仅在Hyper这个级别才恰当合适。在这个层面上,喷漆不仅是保护,更是语言。所以希望大家对喷漆有这么一个大体上的概念,我们还没深入到具体品牌呢,改天给大家说具体的品牌,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好看,记得保持关注。车评精选汽车评价懂车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