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来墨脱边防的军营视察,却看到军营三百多人全都身着便装,他怒斥:“为何不穿军装!”
1986年的一天,一位穿着军装的老人骑着马行走在通往西藏墨脱的羊肠小道上,路很难走,稍不留神就可能滑落到身边的悬崖下,不过老人丝毫不怕,他认为自己作为部队的领导,就要体验部队基层官兵的日常生活。
他就是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他要去的地方就是墨脱边防军营,一路的见闻已经让这位司令员深刻体会到了墨脱物资运输的艰难,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墨脱军营更大震撼让他泪目。
当傅全有来到墨脱边防军营,他看到300多人的边防士兵没有一个人穿军装,这些人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有的穿着普通的衬衣,有的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服,更有甚者,穿着大裤头。
傅全有心里一震,他有点恼怒,他黑着脸,将边防军营的负责人叫到了身边,严肃的问:“你们的战士为什么都不穿军装呀?”
负责人苦笑了一下,他说:“墨脱几乎没有路,物资的运输极为困难,新军装根本运不进来,他们手里的军装早已经穿烂了,根本没法再穿。”
傅全有听了这些,脸色更加阴沉,他在边防军营仔细察看了边防官兵的宿舍,宿舍的墙壁已经斑驳剥落,虽然战士们的床铺很干净,然而屋子里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床铺上的被子更是破烂不堪。
傅全有察看了他们的仓库,仓库里空荡荡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大米,负责人告诉傅全有,因为运输困难,他们只能捡最重要的物资运输,军装的供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要让战士吃饱,这才是最重要的。
傅全有看着破衣烂衫,像是一群乞丐的边防战士,眼眶红了,他知道边防战士戍边很苦,可是没想到竟艰苦到了如此程度。
傅全有离开墨脱的时候,很多战士都送来了他们的家书,战士们常年驻守在边疆,驻守在人迹罕至的哨卡,他们渴望得到亲人的书信,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这点愿望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侈。
傅全有拿着战士们送来的家书,下定了决心,他对战士们说:“修路,一定要修路,不管花多大代价,这条路一定要修通。”
傅全有走了,带着边防兵的期望走了,他回到成都后,立刻打了报告,向上级言明了墨脱修路的重要性,说了边防兵的艰苦生活。
傅全有的信让中央领导动容,中央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决定一定要给墨脱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不管有多少困难,也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场改善戍边官兵生活的行动在傅全有离开不久就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座座现代化的营房拔地而起,运送物资的牦牛一批批行走在羊肠小路上,经过努力,墨脱边防营的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2001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汇聚在大西南,这群人要在西藏修建一条铁路,它就是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
2008年,墨脱已经是全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城,墨脱公路正式立项,国家誓要打通墨脱与外界的联系,让墨脱公路成为生命的补给线。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通车了,它全长117公里,所有的路都建在高山峡谷间,是一条修建难度极大的公路,公路修建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修路人经常与死亡打交道,稍不留神,就可能路毁人亡。
公路修通后,大量的物资被运送到了墨脱,墨脱县城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整洁宽阔,边防军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再也不是没有军装的军人,他们穿着崭新的军装,戍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不过,祖国不会忘记他们那些没有军装穿的日子,他们的艰苦戍边生活将永远被镌刻在祖国边防军人的荣誉相册里。
从1986年到现在将近四十年已经过去,四十年里,墨脱的戍边哨卡换了一拨又一拨的戍边军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很多老兵还在给自己身边围拢着的新兵讲述当年傅全有将军视察墨脱边防军营的故事,新兵们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他们已经再也无法体会当初戍边官兵衣衫褴褛,没有军装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