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强大。但他也提出了2个要求,只有小妾同意了,她才可以嫁给马继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马继援,青海“土皇帝”马步芳的独子,在宋美龄的宴会上遇见了一位江南姑娘张训芳。 只见她穿着阴丹士林布旗袍,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和西北女子截然不同,马步芳原本给儿子安排的政治联姻,却在这个瞬间被击得粉碎。 马继援当时已经是整编第八十二师师长,军装笔挺,皮带锃亮,可骨子里还是个痴情种子,他回青海后跪在父亲面前,求他同意纳这个汉族姑娘为妾。 马步芳摸着胡子没说话,他盘算的不是儿子的眼泪,而是宋美龄递来的橄榄枝。 那时候抗战刚胜利,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西北军阀和南京政府的关系微妙得像走钢丝。 张家虽然不是什么顶级豪门,但背后站着第一夫人,这笔买卖不亏。 可马家是回族,祖上规矩比昆仑山的雪还硬,马步芳最后松了口,但前提是要完成两个条件,若完不成一切免谈。 而这两个条件就是张训芳得改信伊斯兰教,最重要的是,她名字里的“芳”字犯了自己名讳,必须改成“芬”。 改信仰是为了堵住族人的嘴,改名字是要给宋美龄派来的“眼线”来个下马威,进了马家的门,就得按马家的规矩来。 张家人听到这两个条件差点掀了桌子,书香门第的闺女,凭什么要改祖宗传下来的名字?更别说给人当二房。 马继援急了,拎着厚礼往张家跑,直接跪在客厅青砖地上,哪怕张母转身回屋,他也真跪了十个钟头,从日头正午跪到月上柳梢。 宋美龄的斡旋最终让张家点了头,张训芳咬着嘴唇把名字改成了“张训芬”,跟着马继援去了青海。婚礼那天西宁飘着雪,马步芳故意没露面,躲在公馆里喝酥油茶。 婚后的日子像青海湖的水,表面平静底下暗涌,张训芬守着伊斯兰教的规矩做礼拜,可马家女眷的闲话还是往她耳朵里钻。 马继援倒是真疼她,答应这辈子不再纳妾,可1949年解放军打进西北时,这份承诺被炮火炸得粉碎。 他们逃到沙特阿拉伯,马步芳晚年还在娶姨太太,马继援却始终守着张训芬,更讽刺的是,他们后来偷偷生了孩子,把马步芳当年的禁令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段婚姻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旧时代最拧巴的模样马继援穿着笔挺的将校呢接受新式教育,骨子里却逃不开家族利益的枷,张训芬读过洋学堂,最终为爱情低头做了妾。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西北军阀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民国公子将军》 抗日战争纪念网《马继援生平档案》 穆斯林在线《马继援的悲歌》
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
粉樱萌娃
2025-07-31 03:08: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