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

碧瑶含烟柳 2025-07-31 04:21:29

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37%。 先坐不住的是那些靠中国市场活着的老牌企业,比如斯达拉格集团,这家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干了百年的机床厂,原本有三成的订单来自中国。 如今订单几乎清零,仓库里堆着卖不出去的设备,连防锈油都不想补了。公司内部员工说得直白:“设备没坏,是市场坏了。” 企业联合会秘书长弗朗西斯科的表态更是直截了当:“我们不是不想卖,是白宫不让卖。” 这话虽不中听,但句句扎心。原来这场出口大跳水的背后,是一场持续了四年的政治博弈。 2021年,美国政府指责“瑞士机床被中国用于歼-20战机的零部件加工”,于是通过各种方式向瑞士施压,要求其限制对华出口高精度五轴联动设备。 瑞士政府本可以坚持“永久中立国”的立场,但最终选择了妥协,全面冻结了对华的高端机床销售许可。 当时瑞士工业界就提出过警告,你今天封了中国,明天就没人来找你买账。结果不到四年,这种“预言”就成了现实。 瑞士国内五家传统机床厂在2025年第一季度不是停产就是裁员重组,连阿尔卑斯山区那个百年老厂都没扛住。 但中国市场可没有空下来。德国、日本早就盯着这块蛋糕。 德国一家主攻五轴设备的企业在这一季度对华订单增长了15%,日本津上更是趁机扩张在华份额,把原本属于瑞士人的客户一个个“请”了过来。 关键的是中国本土机床企业的集体逆袭。近年来沈阳机床推出了全新一代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不仅精度达标,价格还只有瑞士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2025年初,中国航天集团一次性下了200台的订单,直接把沈机送上了高端机床第一梯队。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开始全面替换瑞士设备,用国产机床削刀片电池,成本立马降了40%。 技术突破背后,是政策的强力推动。中国对采购国产高端设备的企业给出了30%的税收返还,不仅让企业愿意换设备,还让整个产业链动了起来。 2024年底,中国数控机床自给率已经达到78%,到了2025年,进口机床中来自瑞士的份额已经跌出前五。 瑞士这波操作,不只砸了自己的饭碗,还把曾经积累的“中立国信誉”一笔勾销。当年他们一句话不说,就配合美国搞出口禁令,现在损失惨重,才开始“讲原则”。 弗朗西斯科气愤地说:“我们可是永久中立国!”但中国企业更关心的是:你还能不能持续供货,有没有政策风险,别明天又变卦。 从数据看得更直白,2020年,瑞士对华机床出口额是3亿欧元;到了2025年,直接跌穿1亿。 人均出口创汇从全球第一的位置滑落,瑞士制造业的“精密神话”在现实面前显得有点尴尬。 而中国企业却越干越顺。沈阳机床、大连光洋等厂商已经在东南亚、东欧市场接连拿下订单,原本是瑞士传统客户的企业,现在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制造。 技术底层也在发生着变化。2025年,中国国产高端机床的全球市场占比首次突破35%,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50%。 这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增长,也是典型的“封锁促升级”。一边是瑞士被美国政策绑了手脚,一边是中国靠自主研发解了套。 但这场贸易风波留下的,不只是订单的流转,还有一次对全球产业链的警示。 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最后受伤的不只是对方,甚至可能是自己。瑞士这次的“出口腰斩”不是偶然,而是对一个战略误判的清算。 根据《全球瑞士型数控车床市场报告》显示,在全球53%的亚太市场中,瑞士机床的市占率已跌至个位数。而德国、日本、中国三家企业的合计份额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 信息来源: 《拒绝跟风美英法,瑞士拒绝参与联合声明,要对中国走“特殊道路”》——人民资讯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碧瑶含烟柳

碧瑶含烟柳

碧瑶含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