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康熙问济世:“朕如果参加科考,能名列三甲吗?”济世摇摇头说:“皇上只能考个秀才。”康熙大怒,偷偷地参加考试。谁料,成绩一出来,济世闹着要告老还乡。当“探花郎龙儿”的名字从朱漆榜文上跌落时,14岁的康熙攥着沾满汗渍的考卷,突然想起三日前那个跪在顺治画像前的背影。 那名字“探花郎龙儿”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康熙手心发麻。汗渍把考卷边角都浸软了,墨迹晕开一小团。三天前那个背影,济世跪在父皇顺治爷的画像前,肩膀微微耸动,原来不是在哭,是在憋笑?还是在谋划这出大戏? 他当时怎么说的?“老臣无能,教不出状元之才,恳请告老还乡,回老家种红薯去!”那声音,悲怆得能挤出眼泪,胡子一颤一颤,戏演得真足啊!现在想想,全是破绽。堂堂帝师,饱读诗书,门生故旧遍天下,他能不知道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康熙越想越气,小脸涨得通红,攥着考卷的手指关节都泛白了。不是气自己只中了探花,探花已经是天大的荣耀!是气这老头儿把自己当猴耍!那句“只能考个秀才”像根刺,扎得他难受。济世这老狐狸,分明是挖了个坑,激着自己往里跳! 消息根本捂不住。“龙儿”是谁?新科探花郎!十四岁的神童!这噱头够京城百姓嚼半年的舌头根。大臣们私下议论纷纷,眼神交汇间全是好奇和探究。鳌拜那张向来跋扈的脸,也难得地皱起了眉头,眼神在康熙和济世之间来回扫,琢磨着这“龙儿”和真龙天子之间,是不是藏着什么猫腻。这名字,太蹊跷了! 康熙坐不住了,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他得找济世算账!一脚踹开偏殿的门,济世正优哉游哉地品着茶,好像料定他会来。 “济世!”少年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你好大的胆子!欺君罔上!戏弄于朕!” 济世慢悠悠放下茶盏,撩起眼皮,哪还有半点要“告老还乡”的凄惶?“皇上息怒,”他甚至没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您先坐下消消气。老臣若不那么说,激一激您少年意气,您能真去考这一场?能知道这天下英才汇聚的科场,究竟是个什么滋味?” 康熙站着没动,胸口起伏:“那你告诉朕,朕为何只是探花?前两名是谁?难道比朕还强?”少年人的不服气,到底还是冒了头。 “哈哈,”济世捻着胡须,竟笑出了声,“皇上啊皇上,您真以为您那文章,够得上探花的水平?字迹锋芒毕露,恨不得一笔戳破纸背,论事虽见解独到,可那份‘舍我其谁’的帝王气藏都藏不住!考官们是瞎了还是傻了?看不出这文章绝非寻常寒门子弟能写?‘龙儿’?您这名儿也够大胆的!” 济世站起身,走近两步,压低了声音:“您能中探花,恰恰是因为老臣知道您会去考,提前‘打点’了阅卷官!让他们无论如何,要把‘龙儿’这名字,塞进三甲之内,但又绝不能是状元!状元太扎眼,无数双眼睛盯着,祖宗八代都能给你翻出来!探花位置稍偏,正好。至于您那文章,在老臣看来,文采斐然,气魄宏大,远超同龄,但论起老辣圆融、藏锋守拙的火候,比起那些皓首穷经的老举子,确实还欠点意思。真按实打实的才学排,您的位置,大概在中游偏上些,离三甲,还差那么一口气。说您‘只能考个秀才’,是老臣故意说低了,激您;说您能中三甲,那是老臣……替您‘运作’了。” 康熙愣住了,满腔的怒火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气,只剩下震惊和一丝……难堪。原来他引以为傲的“探花”,竟有这么大的水分?原来自己引经据典、挥斥方遒的文章,在真正的行家眼里,不过如此?那沾满汗渍的考卷,此刻仿佛变得无比沉重。 济世看着少年天子变幻的脸色,语气缓和下来,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皇上,您明白老臣的苦心了吗?跪在先帝画像前,老臣求的是先帝爷保佑,保佑您这趟‘微服科考’顺顺利利,别露馅,更保佑您能真正明白两件事。” “第一,科考这玩意儿,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干净公平。人情、打点、门第、甚至主考官的喜好,都可能左右名次。您坐在龙椅上看到的金榜题名,底下埋着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老臣‘运作’,不是为了给您个虚名,是要您亲身体验这制度里的弯弯绕绕!您将来是要革除弊政、整饬吏治的人,不亲身趟过这浑水,怎知水有多深,鱼有多滑?” “第二,也是更要紧的。皇上,您是天纵英才,这没错。但天底下有才华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您生在帝王家,坐拥四海最好的资源,有名师指点,有无上尊荣,您写出锦绣文章,是理所应当!可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呢?他们可能连本像样的书都买不起!您觉得您文章好,那是您站得高,不是您真的就比所有苦读几十年的老儒生都强了。老臣说您‘只能考秀才’,是想让您知道,若抛却了‘皇帝’这层身份,把您丢进千军万马挤的独木桥里,您未必就能拔得头筹!这份‘平常心’,这份对天下寒士不易的体察,才是为君者最该有的眼界和胸襟!” 济世的话,一句句砸在康熙心上,比刚才的怒气更让他震撼。他看着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臣,三日前的“告老还乡”像个笑话,此刻的直言不讳却重如千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康熙48年,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武英殿大学士富察·马齐因为跟康熙帝顶了几
【5评论】【8点赞】
流转之径
康熙王朝剧本背的不错。
用户16xxx79 回复 08-01 02:56
可能是遺族,幻想八旗子弟的風光
大牙缝
编得像真的
钢都有铁有山有水有才子 回复 07-31 22:10
编的吧也不像,探花是颜值担当,就康麻子那个……
快乐人生 回复 钢都有铁有山有水有才子 08-01 06:34
确实,探花不一定有才,但一定要有颜。
喵星怪兽
辫子戏不能上了[得瑟]换个地方给康麻子贴金来了? 满清愚民三百年 中华民族从世界之巅跌落谷底 洗不白的[不开心]
大志
状元榜眼探花是殿试考出来的,皇帝是主考官啊,这怎么考的呢?
墨隐 回复 08-01 08:50
故事而已,别当真
用户10xxx46 回复 08-01 07:28
没有亲政,只能看别人选好的卷子,宣布一下而已。
快乐的小老虎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奔罗马
当时康熙被熬拜搞的头都大了,那有时间搞这些。
对方正在输入 回复 08-01 08:57
按这文章,康熙才14岁,所以正是鳌拜权力最巅峰时,让康熙自己去玩不是鳌拜最想看到的事吗?
恒恒
满人能当崇祯年的状元?去他么的吧
TOCCATA
试卷上要写明祖上三代出身,麻子怎么写?
TOCCATA 回复 08-01 07:27
邹应龙李攀龙于化龙于成龙表示没有的事[得瑟]
問心 回复 08-01 08:58
编剧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就是说康麻子带两个小太监一起拿下三鼎甲也是可以的。
飞侠
皇帝自己中了探花?谁给封的?
笑尘
补充一下,主考官是韦小宝。
2956
野史,不过这事如在其它王朝,肯定要给大臣喷的体无完肤,在大清则是一段佳话。
老白
故事是编的。但里面说到的中举、中进士的成本、艰难和运气(偶然性)则是真实的。能够考中的人,不管其人品如何,在当时肯定是一流人才和最幸运的人。
快乐人生
麻子的颜值也能中探花?古时候探花的颜值可是有要求的,不一定要有才,但一定得有颜。要不然为啥叫“探花”。
孤峰
古之君王好名如今上者,未之有也。康麻子真的是命好,天不佑中华
繁星四海
都是一级一级的考的,秀才都不是,还想殿试?籍贯啥的哪来的
寂寞网混 回复 08-01 01:43
偷塞进去的
用户15xxx73
文彩飞扬
马虎大将军
一脸麻子也能做探花?
墨隐
康熙一个好色之徒罢了,还真给洗成一代明君了?一个封杀中华科技发展的昏君,还在这里大夸特夸?
爱就看
满清余孽!!!
用户13xxx71
皇上平时也说我,不说朕,朕一般都是出现在文吿中的自称。
用户90xxx90
编吧,满清余孳!
乐观执着的老周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Wherever
八旗余孽
浩瀚星海
呵呵,秀才进士尽然是同一试卷,我就服作者,啥也不懂,一趟啥都懂
巫部风铃
这纯粹就他妈扯犊子!首先,皇帝偷偷参加科举,用脚趾头想想可能吗?其次,前三甲都是殿试定的,而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难道是皇帝自己给自己定了个探花?
沙尘
所以说,羊水才是人生的分水岭
用户10xxx56
你还真把小说当历史了?进士科考试是能混进去的吗?
别忘记梦想
没有乡试过,直接考,有资格吗?
云海觅仙踪
文字狱
用户10xxx73
堆屎
Vim
科考是需要填写家乡出处,父族四代
外比与贤
首先纠正你,“状元,榜眼,探花”那都是民间的俗称叫法。你看官方发榜时何时把第一名写成“状元”的?都是写做“第一甲,第一名”,哪里有写“壮元”的?而“榜眼”会写成“第一甲,第二名”,
哪吒闹海
康熙可是麻子脸
longou
欺君之罪,罪不可赫。
迷茫
有康熙的颜值能进考场吗?
忧国忧民
只有明君才听得进谏言,庸才最喜赞美之词!
用户10xxx34
当时有主政,皇帝不主政。
時空交錯
用户10xxx73
状元,榜验,探花,是皇帝亲自评的,相当于笔试入围后的面试环节。
用户10xxx50
你编故事啊!无聊
退休后闲逛
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探花(其实三甲都是)是殿上,皇帝面试后封的,康熙面试龙儿?
用户10xxx48
野史
听夜
好像以前前三甲是要皇帝殿试封的
高山流水
前三甲不是由皇帝钦点吗
快乐的丫头
胡说八道吧! 科考要在考场待三天三夜 ,康熙在库存里住了几天
xg
编得有点东西,但不多
霖霖最棒
这不写个连续剧可惜了
用户58xxx65
科考,得关小屋子三天,吃喝拉撒拉都在里面,殿试皇帝是主考官,所以说皇帝参加科考?怎么参加?一堆排场,看都知道你是皇帝了。还用考?
用户17xxx30
胡编乱造,进士臀试,由皇帝定三甲。
乐乐乐乐呀
这充数扯淡!放屁!探花要殿试,皇帝本人是主考官,康熙自己考自己,自己给自己探花?更别说前面考进士的时候,礼部官员不认识皇帝?
我心匪石
前三名要殿试,皇帝亲自出题,最后皇帝亲点状元榜眼探花。
天羽
瞎编历史,殿试前三是皇上钦点,康熙根本没参加科举考试。
境·界
殿试,出题的是康熙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