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对方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换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31 10:39:08

1943年,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对方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换人,谁知张云逸却说:“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1943年,正赶上抗日战争最吃紧的时候,张云逸将军在新四军当副军长,带着队伍在巢湖一带活动。这地方形势复杂,日本兵、伪军、国民

党部队几方势力搅在一起,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同年7月,国民党安徽桂系专员赵凤藻的儿子赵保顺,他因为立功心切就带着两个连的人马偷袭了新四军巢湖北支队,结果仗没打赢,赵保顺自己倒成了俘虏。

因为赵凤藻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知道儿子被抓后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马就想调集大部队硬抢,还打算联合伪军夹击新四军,好在咱们队伍提前转移躲过一劫。

赵凤藻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托人传话说是愿意以10挺机枪、100支步枪,外加上万发子弹的代价交换他的儿子。这条件对当时装备简陋的新四军来说诱惑可不小,战士们私下议论,都觉得这买卖划算。

但谁也没想到,张云逸将军一摆手,直接给拒绝了!他对来谈判的国民党代表说:他不要武器,只问赵凤藻还记不记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只要赵凤藻答应以后枪口一致对外打鬼子,就放了他儿子。

张云逸将军的这番话把国民党代表都臊得脸红,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张云逸将军还特意安排医护救治受伤的赵保顺,后来放人时连颗子弹都没收。

您看到这可能在想张云逸将军为啥放着上好的武器不要,只要赵凤藻的一个口头承诺?这里头可藏着张云逸将军的深谋远虑。

一来是他看透了巢湖地区三方角力的复杂局面,日军、伪军、国民党互相勾连,新四军若只顾眼前武器,放回赵保顺难保对方翻脸再战;二来他摸准了赵凤藻的底细,赵凤藻这个桂系出身的人跟蒋介石本来就不是一条心,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拉拢他;最关键的是张云逸将军心里还是希望中国全民抗战,中国人不应该打中国人,全民抗日才是关键。

后来赵保顺被放回去后,整个人都变了样,开口闭口都是夸新四军仁义,还劝他爹枪口该一起对准日本人才对!

本来赵凤藻原先是顽固的“剿共”派,经过这件事后态度大变,不光减少了跟新四军的摩擦,日军来扫荡时还暗中递消息帮过忙。

所以您看张云逸将军这步棋,比收十挺机枪值多了,既分化了对手的力量,又让“团结抗日”的道理深入人心。

要说张云逸将军为什么眼光如此长远?那是有根由的,张云逸将军是位老革命,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员,三十四岁入党,领导过百色起义,带兵打仗经验丰富。

1943年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时,最擅长的就是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智慧结合起来。因为他清楚,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才是上策。

张云逸将军的选择告诉我们,在国家和民族面前,个人得失、眼前利益都得让路,团结比枪炮更有力量!

0 阅读:0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