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1年,太平公主去外祖母家串门。谁知,表哥贺兰敏之竟强行与她发生了关系。事

底层史观吖 2025-07-31 11:01:32

公元671年,太平公主去外祖母家串门。谁知,表哥贺兰敏之竟强行与她发生了关系。事发后,武则天暴怒不已。但碍于姐姐的面子,她只判外甥流刑。几天后,武则天越想越气,派杀手暗杀了贺兰敏之。 要讲清楚这件事,先得认识几个关键人物。太平公主,生于公元66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那年她才6岁左右,天真烂漫,是武则天的心头肉。武则天对这个小女儿宠爱有加,从小就给她最好的教育和生活。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他的父亲贺兰安石是武则天的姐夫,当过中书令,可惜早早去世了。母亲武顺是武则天的亲姐姐,家里跟武则天关系很近。武则天对贺兰敏之挺看重,把他过继到武家,还赐了武姓,让他参与朝政。这家伙长得帅又有才华,被认为是武氏家族未来的顶梁柱。 武则天就不用多说了,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那时候她还不是皇帝,但已经是后宫的实权人物。她精明强干,对家族和权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也是整件事的关键。 公元671年,太平公主跟往常一样去外祖母杨氏家串门。她年纪小,喜欢到处跑跑跳跳,家里人也没太在意。那天,贺兰敏之也在杨府。他是武则天的外甥,平时在家族里地位不低,大家都挺信任他。可谁也没想到,他会干出这么下作的事。 趁着府里人少,贺兰敏之靠近了太平公主。他先是说了些轻浮的话,还动手动脚。太平公主虽然小,但也知道不对,想跑开,可哪里敌得过成年的贺兰敏之。他强行把她拉住,侵犯了这个才6岁的小女孩。这事要是放在现在,早就炸开锅了,但在当时宫廷里,这种丑闻只能捂着。 太平公主哭着回了宫,把事情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一听,气得差点掀了桌子。她最疼爱的女儿被人糟蹋了,换谁都忍不了。可贺兰敏之毕竟是姐姐武顺的儿子,武则天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于是她先忍了一口气,把贺兰敏之流放到了岭南,算是给个惩罚,也给姐姐留点面子。 但这事没那么简单。几天后,武则天越想越气。她觉得流放太轻了,根本没法平息心里的怒火,也没法洗掉家族的耻辱。于是她悄悄派了人,追到岭南把贺兰敏之杀了。这一下,事情彻底翻篇,但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这事表面上是贺兰敏之的禽兽行为,可背后牵扯的东西一点也不简单。先说贺兰敏之,他为什么敢这么干?其实他跟武则天早有嫌隙。几年前,武则天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毒死了贺兰敏之的妹妹贺兰氏。贺兰氏长得漂亮,得了唐高宗的宠爱,这让武则天觉得威胁太大,下手毫不留情。贺兰敏之没了妹妹,心里恨透了武则天。他不敢直接跟武则天对着干,就把火撒在了太平公主身上。这不是一时冲动,更像是一种报复。 再看武则天,她一开始只判流刑,明显是想平衡家族关系。姐姐武顺的面子不能不给,可女儿的委屈也不能不管。流放是个折中的办法,既惩罚了贺兰敏之,又没把事闹大。可她后来改主意暗杀,又暴露了她的真性情。她对家族荣誉和权力的执念太深,绝不容忍任何污点。贺兰敏之不光毁了太平公主,还打了武氏的脸,这种人留不得。 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当时宫廷的风气。权力斗争太激烈了,亲情在里面变得特别脆弱。贺兰敏之仗着自己的才华和地位,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结果把自己作死了。这也说明,宫里的人性早就被权力扭曲得不成样子。 这事对太平公主来说,是个抹不掉的阴影。她才6岁就经历了这种事,心理肯定受了很大打击。她后来成了唐朝最有权势的公主之一,可婚姻和政治生涯都不顺,跟小时候的遭遇脱不了干系。 贺兰敏之就更惨了。他本来前途一片光明,才华横溢,家族也看好他。可就因为这一下冲动,把命搭进去了。他的死,既是咎由自取,也是家族斗争的牺牲品。 武则天这边,这事让她对权力的掌控更狠了。她意识到,光靠亲情维系家族是不够的,必须用铁腕手段。她后来一步步登上皇位,统治了半个世纪,跟她这种性格有很大关系。 这件丑闻在当时传得不多,毕竟宫廷的事捂得严。可它还是在朝野里掀起了波澜,大家对武氏家族的看法也变了。有人觉得武则天护女心切,有人觉得她太狠,连亲外甥都能下手。这事成了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让人唏嘘不已。

0 阅读:66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