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恶俗了!”27岁女子对成人安抚奶嘴上瘾,一月最少三只,价格10元-500元不

咸鱼永不放盐 2025-07-31 11:37:21

“太恶俗了!”27岁女子对成人安抚奶嘴上瘾,一月最少三只,价格10元-500元不等。她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人手一只,吃到嘴里就像回到婴儿时期的安全感里。相比较婴儿,成年人才更应该需要吃奶嘴来缓解压力.....

深夜凌晨两点,27岁的陈薇(化名)又把成人安抚奶嘴放进嘴里,这是她当月买的第三只“成人专用安抚奶嘴”,单价198元,她对着镜子,看着嘴里的奶嘴,轻轻说:“工作压力大时含着它,好像回到婴儿时期的安全感里” 。

这一幕,揭开了成人安抚奶嘴走红网络的现实切片,也抛出一串让人揪心的问号:年轻人的压力,怎么就催生了这样奇特的“解压神器”?

在电商平台搜“成人安抚奶嘴”,价格跨度大得惊人,10元到500元随意游走,部分店铺月销超2000件。

硅胶材质的奶嘴,不再是婴儿专属,摇身一变成了“解压助眠”新宠,被商家贴上“缓解焦虑”“辅助戒烟”“改善睡眠”标签。

可口腔专家却急得直摇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医学博士唐曹敏就直言,这东西对成年人口腔潜在伤害被商家刻意淡化,长期用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张口受限、咀嚼疼痛都跟着来,所谓“防磨牙神器”的宣传,根本不负责任。

陈薇不是个例。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晒出含着成人安抚奶嘴的照片,说这是“职场人续命法宝”,有人凌晨加班时含着,说能扛住方案被毙的崩溃,有人开会被骂时含着,说能把委屈咽回肚里。

他们晒单、交流“使用心得”,像在分享对抗压力的秘密武器,可这武器,看着荒唐又让人心酸。这些年轻人,被职场内卷、生活焦虑推着走,在“成年必须坚强”的规训里,只能找个婴儿时期的“安全感符号”,给自己裹层脆弱的保护壳。

网友们吵翻了天。有人骂“太恶俗,成年人该直面压力,叼个奶嘴算啥”,有人心疼“要是日子好过,谁会用这么怪的法子解压”,还有人质疑“商家赚这种钱,良心不会痛?”

争议里,藏着的是当代年轻人的集体困境,职场里,996是常态,35岁危机像悬剑,生活中,买房、婚恋、育儿压力层层叠。

他们不是不想“硬刚”,是刚不动了,只能找些看似幼稚的方式,偷偷透口气。

这事儿越挖越让人深思。成人安抚奶嘴的走红,根本不是“恶俗不恶俗”的表面争议,是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池,溢出了缺口。当“努力就有回报”的信念被现实碾碎,当“情绪稳定”成了职场生存法则,年轻人连崩溃都得找个隐蔽角落,用婴儿时期的安抚物,给自己续点“能继续走”的力气。

商家瞅准这焦虑,把奶嘴包装成“解压神器”,可真正该被看见的,是年轻人被压到变形的生存状态。

我们总说“年轻人要抗压”,可抗压的前提,是给他们透气的窗口。职场别再只谈“狼性”,多给些人文关怀;社会别再拿“成功标准”硬卡,多些对不同生活选择的包容。

年轻人不是不想长大,是长大的路上,荆棘太多,他们得找个奶嘴当盾牌。别骂他们“没出息”,该问问,我们给的成长环境,到底让他们多缺安全感。

成人安抚奶嘴是面镜子,照出的是社会压力的畸形投射,也是年轻人无处安放的焦虑。希望有一天,年轻人不用靠叼奶嘴扛压力,职场能变成让人敢哭敢笑的地方,生活能容得下偶尔的脆弱。到那时,这些奇特的“解压神器”,自然会消失在货架上,而年轻人脸上,该有真正属于成年人的、从容的笑。

你怎么看这事儿?要是你被压力逼到墙角,会选这么“孩子气”的解压方式吗?

消息来源:封面新闻7-30

0 阅读:41
咸鱼永不放盐

咸鱼永不放盐

咸鱼特派员!专注咸鱼派送20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