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非官方评估震动了太平洋两岸:红旗-29一旦部署到位,美军对华“核威慑打击”成功率将呈现断崖式下跌——从70%骤降至仅9%! 报告更警示,整个西太地区近六成美军基地被纳入其保护伞,美军核潜艇甚至需远撤夏威夷以东寻求庇护。 尽管有观点认为此论调或涉“捧杀”,却无可争议地刻画出红旗-29划时代的威慑实力。 其颠覆性机动发射能力,是其震慑敌手的首张王牌。以陆基重卡或舰载平台为依托,在战区内实现部署瞬时化、生存隐身化。“导弹发射即移动”的特性彻底封死对手预先锁定机会,使区域防御体系的机动组网能力实现指数级跃升。 能力核心在于其跨维度打击能力构建起“天网”级防御。它不仅可在洲际导弹中段突入的关键时刻实施高空拦截,更具备全域猎杀低轨卫星的能力。侦察卫星、干扰卫星在严密监视下无从遁形,从大气层边缘到近地空间的威胁无所遁形。 技术层面的革新同样令人瞩目。依托尖端雷达侦测与精密弹头制导技术实现的动能拦截系统,不依赖爆破战斗部,而以超精准直接撞击实现“物理摧毁”,这种超高精度摧毁模式意味着技术层级的根本性突破。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红旗-29令西方咋舌的经济性优势。相对美制系统动辄十亿美元的部署成本,它以惊人的性价比实现规模部署。装备密度决定战略覆盖——这正是红旗-29重构西太战略平衡的底气所在!
美国有非官方报告指出:如果红旗-29部署到位,美军对中国的“第一次核打击”成功概
【6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