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1岁知青李文忠救起一名11岁的落水女孩。然而,女孩竟认真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别结婚,等我长大了,我就给你当媳妇儿!” 李文忠,1972年21岁,算是个普普通通的城市青年。他老家在东北一个小城,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厂工人。那年头,知青下乡是硬性政策,他高中刚毕业没多久,就被分配到黑龙江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插队。村里条件差,吃的是粗粮,住的是土坯房,干的活儿是从早到晚没个停歇。李文忠人老实,干活踏实,村里人对他印象还不错。不过,他也没啥特别大的志向,就是想着混口饭吃,等政策变了能回城。 他下乡那年是1970年,到1972年已经在村里待了两年,多少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平时除了干农活,他还跟着村里人学了点手艺,比如修农具、编筐子啥的。身体也练得挺结实,毕竟天天扛着锄头下地,没点力气可不行。就是这么一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稀里糊涂地成了故事的主角。 那天是夏天,具体日子谁也记不清了,反正天气热得要命。村子边上有个水塘,平时大伙儿淘米洗菜都在那儿,孩子们也爱跑去玩水。11岁的小芳——咱们就先这么叫她吧,名字是后人猜的——那天不知咋的就掉进了水塘里。水塘不算深,但对一个小孩来说,足够危险。小芳扑腾了几下,眼看着要沉下去,周围也没啥人瞧见。 李文忠那会儿正好干完活路过,扛着锄头准备回宿舍。他瞅见水塘里有人扑腾,赶紧扔下家伙就跳下去。水不深,但淤泥多,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小芳拽上来。小芳被救上来时满身泥水,吓得直哭,但好歹没啥大碍。李文忠自己也弄得一身狼狈,衣服湿透了不说,还沾了不少泥。他喘着气把小芳送到岸边,村里人听说这事儿后跑过来,有人赶紧去找小芳家里人。 小芳家里条件也不咋地,她爹娘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她落水这事儿传开后,她爹娘特意跑来谢李文忠,带了点自家种的菜和几个鸡蛋。那年头物资紧缺,这谢礼已经算挺重的了。李文忠也没多想,觉得救人就是应该的,没啥好炫耀的。 小芳缓过神后,家里人把她领回去休息了。可没过两天,她又跑来找李文忠。这丫头才11岁,个头不高,瘦得跟个小豆芽似的。她找到李文忠时,他正在地里干活。她站在田埂上,也不怕晒,盯着李文忠看了半天。等他干完活走过来,她突然冒出一句:“你别结婚,等我长大了,我就给你当媳妇儿!” 李文忠当时就懵了。他比小芳大10岁,又是个老实人,压根没往那方面想。他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哈哈笑起来,觉得这小丫头真会说话。小芳倒挺认真,脸红红的,但也没多解释,转身就跑了。这事儿后来传到村里人耳朵里,大伙儿都拿它当笑话讲。有人打趣李文忠,说他命好,救个人还能“赚”个媳妇儿。李文忠听了也只是笑笑,没当回事儿。 这事儿搁现在看,可能挺离谱,但1972年那会儿,农村里的人情味儿就是这么直接又朴实。小芳那句话,八成是她不懂事儿,随口说出来的。她才11岁,啥叫结婚,啥叫感情,她哪懂啊?可她知道李文忠救了她,对他有种特别的感激。那年头,农村里缺吃少穿,能活下来都不容易,救命之恩对谁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儿。小芳拿不出啥报答,就把心里最“值钱”的想法说了出来。 再说了,那时候知青和村里人的关系也挺微妙。知青是外来人,村里人有的欢迎,有的排斥。李文忠救了小芳,多少拉近了他跟村里人的距离。这事儿传出去后,村里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有了点认可和亲近。至于小芳那句话,虽然听着好笑,但也透着那个年代小孩的单纯和真诚。 李文忠没把小芳的话放心上,日子还是照常过。小芳呢,慢慢长大了,但她跟李文忠也没啥特别的交集。1970年代末,知青返城政策下来,李文忠回了老家,后来找了个厂里的工作,结了婚,生了娃,过上了平平淡淡的日子。小芳后来咋样,没人说得清,可能嫁了人,可能一直在村里务农,反正没啥消息传出来。 不过,这事儿在李文忠心里多少留了点痕迹。他后来跟人聊起当年下乡的事儿,总会提到那次救人和小芳那句“豪言壮语”。他没觉得有多光荣,就是觉得挺有意思,回想起来总忍不住乐呵。
1972年,21岁知青李文忠救起一名11岁的落水女孩。然而,女孩竟认真地对他说了
鉴史忆往呀
2025-07-31 15:09:10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