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

鉴史忆往呀 2025-07-31 15:09:43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上。” 左太北1940年出生在太行山的战火中,父亲左权是八路军副参谋长,指挥作战英勇无畏,可惜1942年在山西辽县牺牲,那年她才两岁。母亲刘志兰带着她离开太行山,回到延安,艰难生活全靠自己扛。左太北小时候手里总攥着一张照片,那是她和父亲唯一的留念,成了她最珍贵的东西。 刘志兰忙于革命工作,没太多时间照顾女儿。一次,彭德怀看到她背着孩子忙碌,心疼地说要帮这烈士遗孤。他把左太北接到家里,交给妻子浦安修照看。浦安修心善,把左太北当亲闺女养,家里条件苦,她总是先把吃的留给孩子。彭德怀也常教她读书,告诉她要努力学习,长大为国家出力。 左太北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性格硬朗又倔强。高中时,她学习特别刻苦,晚上熬夜看书,成绩一直是班里拔尖的。她心里有个目标,要考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用知识延续父亲的理想。1960年高考成绩出来,她名列前茅,满心期待能进哈军工,可没想到却收到政审不合格的通知书。 1960年夏天,陈赓在北戴河疗养院休养,心脏不太好,正在恢复中。左太北拿到政审不通过的通知,愣住了。她查了半天,发现问题出在二伯的历史经历上,可她觉得自己没做错啥,凭啥受牵连?她不服气,骑车直奔北戴河,找到陈赓的住处。 哨兵拦着不让进,她急得在门口转了好久,终于瞅准机会冲进去。陈赓正在屋里看文件,见她闯进来,先是一愣,随即认出她像极了左权。左太北站得笔直,拿出通知书,情绪激动地说要讨个说法。陈赓问清她身份,得知她是左权的女儿,又听说是彭德怀养大的,马上拿起电话联系招生部门。 招生那边说是二伯的问题,陈赓听完火气就上来了。他直接拍板,说左权的女儿他担保,没理由不录取。电话一挂,他告诉左太北问题会解决。陈赓说到做到,没多久,左太北的录取通知就批下来了。她终于迈进了哈军工的大门。 进入哈军工后,左太北抓紧时间学习。学校课程很严,军事化管理,她每天早起晚睡,教室和实验室两头跑。导弹技术课上她特别用心,每个公式都记在笔记本上。她常一个人站在校园里,盯着天空发呆,手里攥着父亲的照片,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1965年,她顺利毕业,被分配到航空航天部门。工作的地方条件简陋,她却干劲十足。每天跟同事研究设计方案,晚上加班改图纸,手上全是墨水印。她的努力没白费,参与的项目一项项落地,为国家航天技术添了不少砖瓦。 多年后,左太北的名字出现在航天领域的表彰名单上。她站在台上,眼神沉稳,胸前的证书是她奋斗的证明。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也用行动回应了父亲的期望。陈赓的帮助和彭德怀夫妇的养育,都成了她路上的支撑。她这一辈子,算是把“我就要上”那股劲儿活出来了。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